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1.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2.对外汉字偏误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3.菲律宾汉字教学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访谈法 | 第12页 |
2.统计法 | 第12页 |
3.归纳法 | 第12-13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3页 |
(五)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一、菲律宾蜂省大同中学及华语教学情况简介 | 第14-17页 |
(一)菲律宾的华文教学历史 | 第14页 |
(二)蜂省大同中学简介 | 第14-15页 |
(三)蜂省大同中学华语教学背景 | 第15-17页 |
1.华语课程设置 | 第15页 |
2.华语课程使用的教材 | 第15-16页 |
3.华语教师构成情况 | 第16页 |
4.关于华语考试的问题 | 第16-17页 |
二、菲律宾蜂省大同中学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类 | 第17-20页 |
(一)对语料和偏误辨识的说明 | 第17-18页 |
(二)蜂省大同中学学生汉字书写偏误整体情况 | 第18-20页 |
三、菲律宾蜂省大同中学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 第20-37页 |
(一)笔画偏误分析 | 第20-30页 |
1.笔画误加与遗漏偏误 | 第20-23页 |
2.笔画组合关系偏误 | 第23-26页 |
3.笔画误断误连偏误 | 第26-27页 |
4.笔画误代偏误 | 第27-29页 |
5.笔形失准偏误 | 第29-30页 |
(二)部件偏误分析 | 第30-33页 |
1.部件的误加与遗漏 | 第30-31页 |
2.部件误代 | 第31-32页 |
3.部件结构偏误 | 第32-33页 |
(三)别字分析 | 第33-37页 |
1.音同音近别字 | 第33页 |
2.字形相近别字 | 第33-35页 |
3.音形皆近别字 | 第35页 |
4.字义相近或受上下文影响导致的别字 | 第35-37页 |
四、针对菲律宾蜂省大同中学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教学建议 | 第37-40页 |
(一)开设专门的汉字课,循序渐进地教授汉字 | 第37页 |
(二)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汉字观念,提高自身汉字素养 | 第37-38页 |
(三)夯实汉字基础,注重笔画、笔顺教学,加强部件教学 | 第38页 |
(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汉字学习兴趣 | 第38-39页 |
(五)在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并适当俗解汉字 | 第39页 |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汉字教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