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陈望道写作思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当今逻辑思维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4-21页 |
一、议论文 | 第14-15页 |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 第15-17页 |
(一) "逻辑"的概念阐释 | 第15-16页 |
(二) "思维"的概念阐释 | 第16页 |
(三) "逻辑思维"的概念阐释 | 第16-17页 |
三、议论文中逻辑思维的具体所指 | 第17-21页 |
(一) 概念 | 第18页 |
(二) 判断 | 第18-19页 |
(三) 推理 | 第19-20页 |
(四) 分析与综合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逻辑思维与议论文相关内容概述 | 第21-29页 |
一、议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 第21-24页 |
(一) 语文素养与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 第21-24页 |
二、逻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一) 逻辑思维,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 第24-25页 |
(二) 议论文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的价值 | 第25页 |
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逻辑思维与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变化 | 第25-29页 |
(一) 对议论文由重视到不重视 | 第26-27页 |
(二) 对议论文由不重视到逐渐重视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作文法讲义》中逻辑思维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及案例分析 | 第29-44页 |
一、《作文法讲义》中体现的逻辑思维 | 第29-31页 |
(一) 在明确概念时运用了划分法和定义法 | 第29-30页 |
(二) 在分类时运用演绎法与归纳法 | 第30页 |
(三) 在具体阐释时运用分析法与综合法 | 第30-31页 |
(四) 反驳思维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 | 第31页 |
二、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及案例分析 | 第31-44页 |
(一) 对课标制定的启示 | 第31-33页 |
(二)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第33-35页 |
(三) 对议论文教学的启示 | 第35-39页 |
(四) 案例分析 | 第39-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