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常识、故事论文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13-17页
        一、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尊重并且发展幼儿的前科学概念第13-14页
        二、发展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是科学素养启蒙的重要内容第14-15页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科学知识与概念的目标定位有困惑第15-16页
        四、对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诉求与隐忧第16-17页
        五、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可能存在城乡差异第17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7-20页
        一、理论意义第17-18页
        二、实践意义第18-20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4页
        一、生命第20-21页
        二、科学第21页
        三、儿童的科学第21-22页
        四、概念第22页
        五、前科学概念第22-24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24-30页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第24-26页
        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第26-27页
        三、朴素理论第27-28页
        四、多元智能理论第28-30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30-51页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30-33页
        一、国外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30-31页
        二、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31-33页
    第二节 前科学概念的相关研究第33-38页
        一、前科学概念的来源第33页
        二、前科学概念的特征第33-35页
        三、前科学概念的诊断方法第35-37页
        四、前科学概念的转变与干预第37-38页
    第三节 幼儿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科学概念第38-51页
        一、幼儿关于遗传的前科学概念第38-40页
        二、幼儿关于生长的前科学概念第40页
        三、幼儿关于生病的前科学概念第40-43页
        四、幼儿关于死亡的前科学概念第43-44页
        五、幼儿关于动物、植物和人体的前科学概念第44-48页
        六、概念转变教学与幼儿科学教育第48-49页
        七、对已有研究的评析第49-5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51-66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51-58页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第51-53页
        二、研究内容第53-54页
        三、研究思路第54-58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第58-66页
        一、临床访谈法第58-62页
        二、对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第62-65页
        三、研究过程第65-66页
第四章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发展水平第66-92页
    第一节 幼儿关于生命体遗传的前科学概念水平第66-72页
        一、幼儿关于生命体遗传的判断水平第67-69页
        二、幼儿关于生命体遗传的解释水平第69-72页
    第二节 幼儿关于生命体生长的前科学概念水平第72-76页
        一、幼儿关于生命体生长的判断水平第72-74页
        二、幼儿关于生命体生长的解释水平第74-76页
    第三节 幼儿关于生命体生病的前科学概念水平第76-82页
        一、幼儿关于生命体生病的判断水平第77-79页
        二、幼儿关于生命体生病的解释水平第79-82页
    第四节 幼儿关于生命体死亡的前科学概念水平第82-88页
        一、幼儿关于生命体死亡的判断水平第82-85页
        二、幼儿关于生命体死亡的解释水平第85-88页
    第五节 幼儿对不同类型生命体生命现象认知水平的比较第88-92页
        一、对动物生命现象认知的解释水平与比较第88-89页
        二、对植物生命现象认知的解释水平与比较第89页
        三、对人体生命现象认知的解释水平与比较第89页
        四、幼儿对动物、植物、人体的生命现象认知水平的比较第89-90页
        五、幼儿关于生命体生命现象认知的总体水平的比较第90-92页
第五章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共同特征与差异第92-112页
    第一节 领域特殊性和领域普遍性共同制约前科学概念第92-98页
        一、领域特殊性理论对领域普遍性理论的批判性继承第92-93页
        二、领域普遍性与领域特殊性共同制约幼儿的前科学概念第93-98页
    第二节 前科学概念中的迷思概念第98-102页
        一、前科学概念与迷思概念第98页
        二、前科学概念中迷思概念的表现第98-100页
        三、如何看待儿童前科学概念中的迷思概念第100-102页
    第三节 幼儿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方式是多元的第102-107页
        一、多元解释方式的内涵第102-103页
        二、多元解释方式的表现第103-106页
        三、如何看待多元解释方式第106-107页
    第四节 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城乡差异第107-112页
        一、诠释前科学概念城乡差异的社会文化理论第107-108页
        二、前科学概念城乡差异的表现第108-111页
        三、学前教育实践要尊重和回应城乡差异第111-112页
第六章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因素第112-136页
    第一节 4-6岁城乡幼儿前科学概念的获得方式第112-120页
        一、研究幼儿前科学概念获得方式的临床访谈法与幼儿元认知第112-113页
        二、幼儿关于遗传的前科学概念获得方式第113-115页
        三、幼儿关于生长的前科学概念获得方式第115-116页
        四、幼儿关于生病的前科学概念获得方式第116-118页
        五、幼儿关于死亡的前科学概念获得方式第118-120页
    第二节 幼儿教师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第120-124页
        一、幼儿生命科学教育教师自评分数的学历差异显著第121-122页
        二、教师自评总分城乡差异显著,但幼儿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城乡差异不显著第122-124页
    第三节 家庭对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影响第124-128页
        一、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家长自评总分与幼儿前科学概念总体水平相关不显著第124-125页
        二、父母学历不同组别的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差异显著第125-127页
        三、父母职业不同组别的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差异不显著第127页
        四、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组别的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差异不显著第127-128页
        五、主要抚养人不同组别的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差异显著第128页
    第四节 幼儿自身特点的影响第128-132页
        一、幼儿科学思维的特征第128-129页
        二、幼儿的知识经验第129-131页
        三、幼儿的认知潜能第131-132页
    第五节 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体的影响第132-136页
        一、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体缘何成为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第132-133页
        二、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体对幼儿前科学概念的正面影响第133-134页
        三、电视、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体对幼儿前科学概念的负面影响第134页
        四、辩证看待电视网络媒体的利弊第134-136页
第七章 前科学概念的研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第136-160页
    第一节 前科学概念的研究对幼儿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启示第136-144页
        一、目标整合性第136-137页
        二、发展适宜性第137-138页
        三、领域渗透性第138-140页
        四、生活性第140-141页
        五、家园合作第141-142页
        六、探究性第142-144页
    第二节 前科学概念的研究对幼儿科学教育策略的启示第144-154页
        一、尊重和探查幼儿的前科学概念第144-145页
        二、注重正式科学课程与非正式科学课程的结合第145-147页
        三、合理运用概念转变策略第147-149页
        四、平衡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发展的关系第149-151页
        五、引导幼儿理解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第151-152页
        六、合理对待科学认知中的拟人化思维第152-154页
    第三节 前科学概念的研究对幼儿科学教育条件的启示第154-160页
        一、保障电视网络媒体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第154-155页
        二、家长科学素养的提高第155-156页
        三、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合理发展第156-157页
        四、教师科学教育效能的有效提升第157-158页
        五、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持第158-160页
结语第160-164页
    一、本研究的结论第160-161页
    二、本研究可能的贡献第161-162页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162-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6页
附录第176-194页
    附录1 幼儿前科学概念的临床访谈提纲第176-178页
    附录2 临床访谈幼儿所用到的图片第178-183页
    附录3 幼儿临床访谈记录表第183-184页
    附录4 幼儿关于生命现象前科学概念的解释水平的评估标准第184-188页
    附录5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教师自评问卷第188-191页
    附录6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家长自评问卷第191-194页
后记第194-196页
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其著作情况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数学和科学课程整合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尺度思想及其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