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论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引言第8-11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8页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10页
        1.研究历史,把握方向第8-9页
        2.分析现状,发现问题第9页
        3.改进方案,弘扬文化第9-10页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民国至今文言文教学发展脉络第11-25页
    (一)民国时期的文言文学习第11-15页
        1.近代早期的文言文教育第11-14页
        2.在“去传统”的潮流中文言文价值被忽视第14-15页
    (二)1963 年的文言知识学习第15-23页
        1.建国初期的文言学习第15页
        2.1963 年开启文言知识教学第15-23页
    (三)1986 年-2011 年多向度的文言文课程标准第23-25页
        1.“能力”培养依旧影响文言文教学第23页
        2.新课标下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回归第23-25页
三、目前文言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5-30页
    (一)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趋于现实第25-26页
        1.应试教育致使教学目的狭隘第25页
        2.时代发展使得文言文工具性胜于人文性第25页
        3.西方商业文化的冲击导致功利性十足第25-26页
    (二)文言文教学形式安于现状第26-28页
        1.讲授模式单一第26-27页
        2.文言文教学缺乏生活体验第27页
        3.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第27-28页
    (三)文言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流于形式第28-30页
        1.文言文教学评价主体单一第28页
        2.文言文教学评价方式形式化第28-30页
四、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第30-37页
    (一)注重文化传承,开展人文教学第30-31页
        1.开展人文化的教学课堂第30页
        2.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第30-31页
    (二)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究第31-32页
        1.融入生活,激发兴趣第31页
        2.构建知识体系,引导自主学习第31-32页
    (三)倡质疑,善比较,异同之处求新颖第32-34页
        1.倡质疑,求新颖第32-33页
        2.善比较,明事理第33-34页
    (四)善用迁移与实践,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第34-35页
    (五)注重积累与总结,丰富文言文阅读经历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初中离婚式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特殊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