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社交焦虑 | 第10-13页 |
·焦虑的概念 | 第10页 |
·社交焦虑的概念 | 第10-11页 |
·社交焦虑的理论分析 | 第11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 | 第11-13页 |
·接纳 | 第13-18页 |
·接纳的概念 | 第13页 |
·接纳的分类 | 第13-14页 |
·接纳的理论分析 | 第14-15页 |
·接纳的测量工具 | 第15-16页 |
·大学生接纳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人际关系 | 第18-23页 |
·人际关系的概念 | 第18页 |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 | 第18-19页 |
·人际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人际关系的测量工具 | 第21页 |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目的 | 第24-26页 |
·研究的具体目标 | 第24页 |
·研究的具体问题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关于接纳问卷结构的假设 | 第24页 |
·关于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假设 | 第24-25页 |
·关于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中介作用的假设 | 第2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实践意义 | 第25页 |
·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研究设计 | 第26页 |
·被试 | 第26-28页 |
·测量工具 | 第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五部分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第29-30页 |
第六部分 研究结果 | 第30-42页 |
·测量工具的效度检验 | 第30-36页 |
·接纳问卷的效度 | 第30-32页 |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效度 | 第32-34页 |
·交往焦虑量表的效度 | 第34-36页 |
·测量工具的信度检验 | 第36-37页 |
·接纳问卷的信度 | 第36页 |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信度 | 第36-37页 |
·交往焦虑量表的信度 | 第37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 | 第37-39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第37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9页 |
·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中介作用检验 | 第40-42页 |
第七部分 综合讨论 | 第42-48页 |
·测量工具的讨论 | 第42-43页 |
·关于《接纳问卷》 | 第42页 |
·关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第42-43页 |
·关于《交往焦虑量表》 | 第43页 |
·被试的选择及其与统计方法的适切性 | 第43-44页 |
·模型的复核效度 | 第44-45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 | 第45-46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第45页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 第46页 |
·中介作用检验 | 第46-48页 |
第八部分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九部分 研究总结 | 第49-51页 |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之点 | 第49页 |
·本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9-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