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践意义第8页
2 文献综述第8-15页
   ·希望特质研究综述第8-12页
     ·希望的概念第8-9页
     ·希望理论第9-11页
       ·目标(goals)第9页
       ·动力思维(agency thoughts)第9-10页
       ·路径思维(pathway thoughts)第10-11页
     ·希望特质的评估与测量第11页
       ·Gottschalk的希望量表第11页
       ·Miller的希望特质量表第11页
       ·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ult Dispostional Hope Scale,简称ADHS)第11页
       ·儿童希望特质量表(Children's Hope Scale,简称CHS)第11页
     ·希望的实证研究第11-12页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第12-14页
     ·应对与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第12页
     ·应对方式的相关理论第12-13页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第12-13页
       ·情境理论第13页
       ·人格功能理论第13页
       ·现象学的相互作用理论第13页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自信心研究综述第14-15页
     ·自信心的概念界定第14页
     ·自信心的构成第14页
     ·有关自信心的研究第14-15页
3 研究设计第15-17页
   ·被试的选取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假设第16页
   ·研究工具第16-17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第16页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第16页
     ·中学生自信问卷第16-17页
   ·研究程序第17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17页
4 研究结果第17-26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的研究第17-18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的现状第17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性别差异检验第17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年级差异检验第17-18页
     ·家庭所在地在希望特质各维度上的方差分析第18页
   ·应对方式的研究第18-20页
     ·应对方式的现状第18-19页
     ·不同性别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第19页
     ·不同年级中学生应对方式的方差分析第19页
     ·应对方式各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方差分析第19-20页
   ·自信心的研究第20-22页
     ·中学生自信心的现状第20页
     ·不同性别中学生自信心的差异检验第20-21页
     ·不同年级中学生自信心的方差分析第21页
     ·自信心各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方差分析第21-22页
   ·希望特质、应对方式和自信心的相关分析第22页
   ·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自信心的回归分析第22-24页
     ·希望特质对自信心的回归分析第22-23页
     ·应对方式对自信心的回归分析第23页
     ·希望特质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第23-24页
   ·中介效应检验第24-26页
  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第24-26页
5 讨论第26-31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的分析第26-27页
     ·中学生希望特质的总体水平第26页
     ·关于中学生希望特质的特点分析第26-27页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分析第27-28页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水平第27页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第27-28页
   ·中学生自信心研究第28-29页
     ·中学生自信心的总体水平第28页
     ·中学生自信心的特点分析第28-29页
   ·希望特质、应对方式和自信心的相关分析第29-30页
   ·希望特质、应对方式和自信心的路径分析第30-31页
     ·希望特质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第30页
     ·希望特质对自信心的预测作用第30-31页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第31页
6 结论第31页
7 本研究的局限和今后研究的思路第31-33页
注释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录第37-42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性别角色行为量表的编制
下一篇: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