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问题提出和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视角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13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中小企业及其抱团研究 | 第13页 |
2.2 供应链及其模型研究 | 第13-16页 |
2.3 供应链优化与构建研究 | 第16-18页 |
2.4 集群供应链主要内容研究 | 第18-19页 |
2.5 简要评述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模式构建概述 | 第20-31页 |
3.1 我国中小企业及其集群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第20-24页 |
3.1.1 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1页 |
3.1.2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21-22页 |
3.1.3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必要性 | 第22-24页 |
3.2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模式与组织创新 | 第24-25页 |
3.3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技术创新 | 第25-27页 |
3.3.1 供应链金融技术 | 第25-26页 |
3.3.2 大数据技术 | 第26-27页 |
3.4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平台支撑 | 第27-29页 |
3.5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模式构建流程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核心企业创建研究 | 第31-43页 |
4.1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核心企业创建动因 | 第31-32页 |
4.2 从中小企业到集群供应链核心企业 | 第32-34页 |
4.3 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核心企业成员评价与选择 | 第34-43页 |
4.3.1 核心企业的成员企业选择意义 | 第34-35页 |
4.3.2 核心企业成员企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7页 |
4.3.3 核心企业的成员企业的选择流程 | 第37-38页 |
4.3.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选择 | 第38-43页 |
第五章 GTY核动力5.0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 第43-52页 |
5.1 GTY简介 | 第43页 |
5.2 GTY核心企业成员企业选择 | 第43-48页 |
5.3 GTY关于基于中小企业抱团的集群供应链模式实践 | 第48-51页 |
5.4 GTY案例评价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52-53页 |
6.3 研究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