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理论概述及其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城镇化的涵义 | 第15-16页 |
2.新市民的涵义 | 第16-17页 |
3.新市民子女的涵义 | 第17页 |
(二)研究新市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1.有利于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 第17页 |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 第17-18页 |
3.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 第18页 |
4.有利于实现新市民子女的全面发展 | 第18-19页 |
二、乌鲁木齐市新市民子女教育现状调查 | 第19-27页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0页 |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第20-25页 |
1.新市民的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2.新市民子女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三)新市民子女的教育现状 | 第25-27页 |
1.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基本能够满足 | 第25页 |
2.公办学校已成为新市民子女就学的主要途径 | 第25-26页 |
3.民办学校成为接收新市民子女就学的重要渠道 | 第26-27页 |
三、新市民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7-41页 |
(一)新市民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36页 |
1.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仍然存在困难 | 第27-32页 |
2.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低 | 第32页 |
3.新市民对子女教育能力不足 | 第32-36页 |
(二)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1.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的限制 | 第36-37页 |
2.义务教育财政负担机制的制约 | 第37页 |
3.对民办学校扶持和监管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4.新市民家庭教育缺失 | 第38-41页 |
四、加强新市民子女教育的对策 | 第41-47页 |
(一)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善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 | 第41-43页 |
1.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限制,降低公办学校入学门槛 | 第41-42页 |
2.建立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机制 | 第42页 |
3.简化学籍管理方式,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 第42-43页 |
(二)加大力度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 第43-44页 |
1.制定政策扶持民办学校办学 | 第43页 |
2.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财政投入 | 第43-44页 |
3.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 第44页 |
(三)转变新市民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家庭教育 | 第44-46页 |
1.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第44-45页 |
2.转变新市民家庭教育理念 | 第45页 |
3.针对新市民进行必要的引导 | 第45-46页 |
(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模式,合力发挥作用 | 第46-47页 |
1.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共同重视新市民子女的教育 | 第46页 |
2.坚持教育公平,社会应给予新市民子女更多关爱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一 | 第53-57页 |
附录 二 | 第57-61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