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选题来源 | 第18-19页 |
| 2 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力的相关理论 | 第19-28页 |
| ·智力资本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 ·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 ·智力资本的构成 | 第19-20页 |
| ·智力资本的特征 | 第20-21页 |
| ·智力资本的计量 | 第21-22页 |
| ·价值创造力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 ·价值创造力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 ·价值创造的内涵 | 第22-23页 |
| ·价值创造力衡量方法 | 第23-24页 |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影响价值创造力的作用机理 | 第24-26页 |
| ·智力资本增值过程对价值创造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力的影响途径 | 第25-26页 |
| ·研究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力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页 |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27页 |
| ·企业资源理论 | 第27页 |
| ·企业知识理论 | 第27-28页 |
| 3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 ·智力资本的水平趋势 | 第29页 |
| ·智力资本的行业差异 | 第29-30页 |
| ·智力资本的结构差异 | 第30页 |
| ·智力资本的地域差异 | 第30-31页 |
| ·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 第31-35页 |
| ·价值创造力的水平趋势 | 第32页 |
| ·价值创造力的行业差异 | 第32-33页 |
| ·价值创造力的地域差异 | 第33-35页 |
| 4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和价值创造力评价指标设计 | 第35-41页 |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5页 |
|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设计 | 第35-36页 |
| ·人力资本评价指标 | 第35页 |
| ·结构资本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 ·关系资本评价指标 | 第36页 |
|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 第36-39页 |
| ·价值创造力评价指标设计 | 第39-41页 |
| ·财务价值创造力评价指标 | 第39页 |
| ·市场价值创造力评价指标 | 第39-41页 |
| 5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1页 |
|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 ·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 ·实证分析 | 第42-47页 |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及各要素对财务价值创造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及各要素对市场价值创造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 6 完善智力资本以提升价值创造力的建议 | 第47-50页 |
| ·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 | 第47-48页 |
| ·制造业建议 | 第47页 |
| ·信息技术业建议 | 第47-48页 |
| ·加强对结构资本的开发和管理 | 第48-49页 |
| ·制造业建议 | 第48页 |
| ·信息技术业建议 | 第48-49页 |
| ·营造良好的关系资本网络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