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小崔说立波秀》主持人语体不融合 | 第9-20页 |
第一节 《小崔说立波秀》背景资料分析 | 第9-10页 |
第二节 《小崔说立波秀》强强联手不显优势的原因 | 第10-15页 |
一、 客观原因:节目预期目标和编排策划的不和谐 | 第10-13页 |
二、 根本原因:语境和地域文化的不和谐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主持人语体 | 第15-20页 |
一、 主持人语体 | 第15-17页 |
二、 南北地域文化对主持人语体的表现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崔永元和周立波南北文化背景下语体差异的表现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北方文化对崔永元语体的影响 | 第20-27页 |
一、 语音上,崔永元多儿化音,多语流音变现象 | 第21-22页 |
二、 语义上,多北京方言词汇,多坦率的、平民化口语 | 第22-24页 |
三、 语体上,政论语体和新闻语体的灵活应用 | 第24-25页 |
四、 语言表达上,设置悬念,深入浅出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南方文化对周立波语体风格的影响 | 第27-36页 |
一、 语音上,多叠音、多重音,语速快 | 第27-30页 |
二、 语义上,多洋泾浜,多商务用语,多元性词汇 | 第30-32页 |
三、 语体上,多经济语体、文艺语体 | 第32-34页 |
四、 表达方式上,语言犀利尖锐,肢体动作丰富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改革《小崔说立波秀》在语体操作上的可能方法 | 第36-42页 |
第一节 完善节目准备,塑造共同语境 | 第36-39页 |
一、 台本要准备充分,语境认知要强化提高 | 第36-38页 |
二、 主持要分工明确,话题解读要视角独特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突出语体矛盾,放大风格碰撞 | 第39-41页 |
一、 崔永元要融入南方语体,增加采访内容 | 第39-40页 |
二、 周立波要融入北方语体,增加肢体语言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凸显南北差异,爆料私下关系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南北主持人语体风格碰撞与融合的创新启示 | 第42-49页 |
第一节 不同地域环境下主持人语体变异的灵活使用 | 第43-46页 |
一、 南北主持人语体的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二、 地域环境改变,主持人语体产生变异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不同文化语境下主持人语体形象的出新出奇 | 第46-49页 |
一、 传统和创新语体的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二、 文化背景改变,主持人语体产生创新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创作实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