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19页 |
第一章 评论干预——文学叙述永恒的需要 | 第19-37页 |
第一节 是评论,还是干预? | 第21-27页 |
第二节 评论干预的界定 | 第27-30页 |
第三节 评论干预与“客观”叙事 | 第30-34页 |
第四节 本研究概述 | 第34-37页 |
第二章 评论干预:诸因素 | 第37-58页 |
第一节 评论干预的类型 | 第38-43页 |
第二节 评论干预的位置 | 第43-54页 |
第三节 评论干预的表达 | 第54-58页 |
第三章 评论干预的隐性实现 | 第58-80页 |
第一节 人物话语 | 第60-66页 |
第二节 场景设置 | 第66-71页 |
第三节 象征暗示 | 第71-76页 |
第四节 无声评论 | 第76-80页 |
第四章 评论干预与叙事进程 | 第80-98页 |
第一节 何为“叙事进程”? | 第81-85页 |
第二节 评论干预的“起承转合”线性范式 | 第85-90页 |
第三节 评论干预的“多维交互式”叙事推进 | 第90-98页 |
第五章 评论干预与叙述可靠性 | 第98-115页 |
第一节 叙述者权威不再? | 第99-105页 |
第二节 评论干预与不可靠型叙述 | 第105-110页 |
第三节 反讽:所言非所指 | 第110-115页 |
第六章 评论干预与可述性 | 第115-132页 |
第一节 解读“可述性” | 第117-121页 |
第二节 可述性视角下的评论干预:事件的选择和再现 | 第121-126页 |
第三节 可述性视角下的评论干预: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 第126-132页 |
结论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