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外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状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16-21页 |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第16页 |
·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页 |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 | 第16页 |
·多元化智能理论 | 第16-17页 |
·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19页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中的地位 | 第17-18页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 第19-21页 |
·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 | 第19页 |
·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并重 | 第19-20页 |
·教学计划—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 | 第20页 |
·教学过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 | 第20页 |
·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变 | 第20页 |
·人才培养途径—产学合作 | 第20-21页 |
第3章 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评析与启示 | 第21-25页 |
·国外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21-22页 |
·元制培养模式 | 第21页 |
·CBE模式 | 第21-22页 |
·TAFE模式 | 第22页 |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第22-24页 |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特征 | 第22-23页 |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 | 第23页 |
·中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 | 第23-24页 |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第24-25页 |
第4章 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5-31页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第25-26页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31页 |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 第27-28页 |
·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第5章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第31-43页 |
·“双无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第31-38页 |
·“双无忧”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 第31-33页 |
·培养目标定位 | 第33页 |
·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品德教育体系 | 第36页 |
·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 | 第36-38页 |
·改革学业评价体系 | 第38页 |
·“双无忧”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与实施 | 第38-42页 |
·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 第38-39页 |
·确立培养规格与目标 | 第39-40页 |
·加强专项技能训练 | 第40-42页 |
·上岗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 第42-43页 |
·上岗实习的组织 | 第42页 |
·上岗实习的实施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