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交通流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交通实测 | 第12-16页 |
| ·实测方法 | 第12-13页 |
| ·基本图与迟滞现象 | 第13-15页 |
| ·时间间距和空间间距分布以及速度 | 第15-16页 |
| ·交通流理论的主要模型 | 第16-20页 |
| ·宏观模型 | 第17页 |
| ·气体动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18-19页 |
| ·车辆跟驰模型 | 第19页 |
| ·模型的比较和联系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车辆跟驰模型 | 第23-33页 |
| ·跟驰模型的假设和分类 | 第23-24页 |
| ·刺激-反应模型 | 第24-25页 |
| ·安全距离跟驰模型 | 第25-26页 |
| ·优化速度模型和广义力模型 | 第26-29页 |
| ·全速度差模型 | 第29-30页 |
| ·跟驰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基于交通实验的车辆跟驰模型比较分析 | 第33-45页 |
| ·实验情况 | 第33-39页 |
| ·实验准备 | 第33-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 ·模拟结果 | 第39-44页 |
| ·优化速度(OV)模型模拟结果 | 第39-40页 |
| ·全速度差(FVDM)模型模拟结果 | 第40-41页 |
| ·广义力(GF)模型模拟结果 | 第41-42页 |
| ·GM模型模拟结果 | 第42-43页 |
| ·模拟结果比较及分析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手动挡车辆跟驰模型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45-63页 |
| ·手动挡与自动挡车辆的比较 | 第45-46页 |
| ·实验现象及模拟复现 | 第46-47页 |
| ·模型介绍和模拟参数 | 第47-48页 |
| ·手动挡车辆模型 | 第47-48页 |
| ·模拟参数 | 第48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48-51页 |
| ·初始车间距h对速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换挡时车辆与路面之间摩擦引起的a_(lim)对速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相图分析 | 第54-55页 |
| ·时空图、车辆挡位和流量的分析 | 第55-59页 |
| ·时空图 | 第55-56页 |
| ·车辆在不同状态下的挡位变化 | 第56-57页 |
| ·车辆在不同状态时的流量f比较 | 第57-58页 |
| ·状态A持续时间t与a_(lim)和h的关系 | 第58-59页 |
| ·交通噪声(noise)的影响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7页 |
| ·本文工作总结和主要创新 | 第63-64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