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几个写作理论 | 第11-18页 |
(一)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第11-12页 |
(二) 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 第12-14页 |
(三)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 | 第14页 |
(四) 刘勰提出的其他几点写作要求 | 第14-18页 |
第二章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18-29页 |
(一)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第18-20页 |
(二)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20-29页 |
1. 重模仿而轻想象,精神与外物难以沟通 | 第20页 |
2. 重分数而轻灵感,忽略了虚静心态的培养 | 第20-25页 |
3. 重技巧而轻积累,知识储备严重不足 | 第25页 |
4. 重铺陈而轻分析,文章缺乏深度和质感 | 第25-26页 |
5. 重形式而轻才气,作文评判标准单一而死板 | 第26-27页 |
6. 重实利而轻理趣,无法自觉考察文字的精微之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神思篇相关创作理论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 第29-43页 |
(一)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领他们遨游于神物交融的艺术境界 | 第29-34页 |
1. 再现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悟内在美感 | 第30-31页 |
2. 以范文为模板,激发学生进行联想 | 第31-34页 |
(二) 收获虚静心态 | 第34-37页 |
(三) 积学以储宝 | 第37-39页 |
(四) 酌理以富才 | 第39-40页 |
(五) 研阅以穷照 | 第40页 |
(六) 训致以怿辞 | 第40-41页 |
(七) 探索文字的精微之处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