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汽车CAN总线的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汽车CAN总线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汽车CAN总线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6页 |
·汽车总线技术 | 第16-19页 |
·A类总线 | 第17-18页 |
·B类总线 | 第18页 |
·C类总线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汽车CAN总线技术的研究 | 第21-31页 |
·CAN总线的特点 | 第21页 |
·CAN总线的位数表示 | 第21-22页 |
·CAN总线的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CAN的分层结构 | 第22-23页 |
·报文 | 第23页 |
·优先权 | 第23页 |
·仲裁 | 第23-24页 |
·安全性 | 第24页 |
·总线值的表示 | 第24页 |
·应答 | 第24页 |
·报文的传输 | 第24-29页 |
·报文的帧格式 | 第24-25页 |
·帧类型 | 第25-29页 |
·错误处理与故障界定 | 第29-30页 |
·错误类型 | 第29-30页 |
·故障界定 | 第30页 |
·标称位时间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SAE-J1939协议的研究 | 第31-38页 |
·SAE-J1939协议的产生 | 第31页 |
·SAE-J1939协议的通信原理 | 第31-35页 |
·报文的格式 | 第31-33页 |
·参数群编号(PGN) | 第33页 |
·消息的类型 | 第33-35页 |
·网络管理层分析 | 第35-37页 |
·网络节点名字规定 | 第35页 |
·网络节点地址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汽车车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60页 |
·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38-39页 |
·汽车车门控制系统节点的组成 | 第38页 |
·汽车车门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第38-39页 |
·汽车车门控制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 第39-42页 |
·车门控制系统各节点的网络地址分配 | 第39页 |
·车门控制系统CAN网络通信协议的具体实现 | 第39-42页 |
·车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2-53页 |
·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42页 |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42-43页 |
·CAN总线控制器的选择 | 第43-45页 |
·CAN总线收发器的选择 | 第45-46页 |
·车门控制系统各模块电路设计 | 第46-53页 |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时钟和复位模块电路设计 | 第47页 |
·CAN总线智能节点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车窗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门锁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开关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车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57页 |
·CAN模块软件设计 | 第54-56页 |
·初始化 | 第54页 |
·节点报文发送程序 | 第54-55页 |
·节点报文接收程序 | 第55-56页 |
·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57-59页 |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7-58页 |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0-64页 |
·测试方案的确定 | 第60页 |
·系统测试实验 | 第60-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