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 第16-17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涵义 | 第16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 第16-17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页 |
·人本主义 | 第17页 |
·现代认知心理学 | 第17-1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方法及实施过程 | 第18-22页 |
·行动导向教学子方法 | 第19-21页 |
·行动导向教学微方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实训课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 第22-31页 |
·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课教学目标 | 第22-23页 |
·中等学校实训课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分析 | 第23-25页 |
·中职学校实训课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必要性分析 | 第23页 |
·中职学校实训课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适用性分析 | 第23-25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实训课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 第25-28页 |
·我国中职学校现状 | 第25页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实训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存在误区 | 第28-29页 |
·学科本位的思维模式阻碍了行动教法的实施 | 第29页 |
·教改力度不够,限制了行动教法的发展 | 第29-31页 |
第4章 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中职实训课 | 第31-38页 |
·实训教学资讯的收集与整理 | 第32-33页 |
·咨讯的范围确定 | 第32页 |
·咨讯收集方法与步骤 | 第32-33页 |
·咨讯搜集的注意事项 | 第33页 |
·实训教学的计划与决策 | 第33-34页 |
·实训教学内容的计划 | 第33-34页 |
·实训教学内容的决策 | 第34页 |
·实训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 | 第34-36页 |
·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 | 第34-35页 |
·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35-36页 |
·实训教学的检查与评估 | 第36-37页 |
·实训教学的检查 | 第36页 |
·实训教学的评估 | 第36-37页 |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行动导向教学法尝试性探索 | 第38-55页 |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第38-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实施过程 | 第41-45页 |
·实验计划 | 第41-42页 |
·实验的实施 | 第42-43页 |
·评价方式 | 第43-45页 |
·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45-51页 |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比较 | 第45-48页 |
·实验组的教学成果评价 | 第48-51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1-55页 |
·主要收获 | 第51-52页 |
·需要改善的地方 | 第52-5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5-57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研究反思 | 第56页 |
·后续研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