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服务创新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顾客参与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企业伙伴参与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企业信息能力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假设推导 | 第29-35页 |
·研究框架 | 第29页 |
·假设推导 | 第29-34页 |
·顾客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 | 第29-30页 |
·顾客参与和企业伙伴参与 | 第30页 |
·企业伙伴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 | 第30-31页 |
·顾客参与、企业伙伴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 | 第31-33页 |
·企业信息能力的调节作用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5-45页 |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 | 第35-38页 |
·顾客参与 | 第35-36页 |
·企业伙伴参与 | 第36页 |
·企业信息能力 | 第36-37页 |
·服务创新绩效 | 第37-38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第38-39页 |
·测量误差的控制 | 第39-40页 |
·预测性分析 | 第40-44页 |
·信度分析 | 第40-43页 |
·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5-65页 |
·问卷回收与样本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5页 |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6-52页 |
·信度分析 | 第46-47页 |
·效度分析 | 第47-52页 |
·统计描述和变量关联度分析 | 第52-53页 |
·单假设关系结构模型研究 | 第53-60页 |
·顾客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53-54页 |
·顾客参与和企业伙伴参与的关系 | 第54-55页 |
·企业伙伴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55-56页 |
·企业伙伴参与在顾客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 第56-58页 |
·企业信息能力在企业伙伴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 | 第58-60页 |
·多假设整体结构模型研究 | 第60-64页 |
·模型设定 | 第60-61页 |
·模型检验 | 第61-63页 |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 第65-72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5-69页 |
·顾客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65-66页 |
·顾客参与对企业伙伴参与的影响 | 第66-67页 |
·企业伙伴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67-68页 |
·企业伙伴参与的中介作用 | 第68页 |
·企业信息能力的调节作用 | 第68-69页 |
·管理启示 | 第69-71页 |
·打造“价值共创”的企业服务供应链 | 第69-70页 |
·建设“快速响应”的企业信息网络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1 | 第81-85页 |
附录2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