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言文学习兴趣内涵与影响学习兴趣原因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文言文学习兴趣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一、 文言文 | 第12页 |
二、 学习兴趣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影响初中文言文学习兴趣原因分析 | 第13-18页 |
一、 当前初中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影响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原因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激发与培养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对策 | 第18-45页 |
第一节 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学习的价值 | 第18-22页 |
一、 文言文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 第19页 |
二、 认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发展价值 | 第19-20页 |
三、 对现代语文学习的促进价值 | 第20-21页 |
四、 陶冶情操,提高青少年的品德修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追本溯源,挖掘文言字词中的汉字源流之趣 | 第22-28页 |
一、 从汉字构形角度挖掘蕴含其中的文化之趣 | 第22-23页 |
二、 再现汉字表意特点中蕴含的词源之趣 | 第23-28页 |
第三节 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一脉相承的词语典故之趣 | 第28-32页 |
一、 再现词语典故背后的故事 | 第28-30页 |
二、 用活一脉相承的成语 | 第30-32页 |
第四节 重视积累,探究文言文中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之趣 | 第32-45页 |
一、 古代文化常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 第33-43页 |
三、 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时的注意事项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 第45-54页 |
第一节 立足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初中文言教材 | 第45-49页 |
一、 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 | 第45页 |
二、 教师要认真研读、熟悉文言教材 | 第45-48页 |
三、 在教材基础上拓展、延伸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积累文言文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 第49-54页 |
一、 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 第49-52页 |
二、 在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意识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