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或称绪论) | 第8-12页 |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 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内涵、关系及特点 | 第12-22页 |
(一) 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 第12-13页 |
(二) “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 | 第13-16页 |
(三) 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特点 | 第16-22页 |
1. 层次性 | 第16-18页 |
2. 生成性 | 第18-19页 |
3. 时代性 | 第19-22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 重视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 | 第22-23页 |
2. 能力目标实现不全面 | 第23-24页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中的形式化与贴标签 | 第24-25页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化 | 第24页 |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贴标签 | 第24-25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实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8页 |
1. 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25页 |
2. 教师素质低 | 第25-26页 |
3. 学校教学评价只重知识目标,导致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偏差 | 第26-28页 |
三、 思想政治课实现三维目标的策略 | 第28-34页 |
(一) 遵循三维目标达成的原则 | 第28-29页 |
1. 整体实现原则 | 第28页 |
2. 预成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原则 | 第28-29页 |
(二) 紧密联系生活实现三维目标 | 第29-30页 |
(三) 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 第30页 |
(四) 提高教师素质 | 第30-33页 |
(五) 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三维目标的实现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