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論 | 第7-12页 |
·孔颖達与《毛诗正義》 | 第7-8页 |
·《爾雅》概说 | 第8-9页 |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选题的研究價值 | 第11页 |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毛诗正义》引《尔雅》考辨 | 第12-39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今本《尔雅》相同 | 第12-16页 |
·完全相同 | 第12-14页 |
·两者解释语中个别虚祠不同,意义相同 | 第14-16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今本《尔雅》相異 | 第16-37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今本《尔雅》所使用的释义方式不同 | 第16-18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今本《尔雅》文字有異而义同义近 | 第18-33页 |
·《毛诗正义》中所引的《尔雅》被释词和释祠与今本《尔雅》的被释词和释词位置不同 | 第33-34页 |
·脱文、衍文、讹文造成文字有異 | 第34-37页 |
·字具而义異 | 第37页 |
·《毛诗正义》所引《尔雅》不见於今本《尔雅》 | 第37-39页 |
·《毛诗正义》引用的《尔雅》化用今本《尔雅》原文 | 第37-38页 |
·《毛诗正义》引文不见於今本《尔雅》 | 第38-39页 |
3.《毛詩正義》引《爾雅注》考辯 | 第39-44页 |
·《正义》引郭璞《尔雅注》与今本郭璞《尔雅注》相同 | 第39-41页 |
·两者完全相同 | 第39-40页 |
·《毛诗正义》对郭璞注加以補充 | 第40-41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注》与今本郭璞《尔雅注》个别字词不同,但意义無異 | 第41-42页 |
·《毛诗正义》中“郭璞曰”不见於今本郭璞《尔雅注》 | 第42-44页 |
4.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郭璞《尔雅注》的功用 | 第44-49页 |
·指明《毛傳》、《郑箋》与《尔雅》相同,用以证明《毛传》、《郑笺》释义的正確性 | 第44-45页 |
·補充《毛傳》、《郑箋》释义,進一步解释《毛诗》之含义 | 第45-46页 |
·解释《毛傳》、《郑箋》的训释词語 | 第46-47页 |
·引用《尔雅》订正注文 | 第47-48页 |
·疏通《毛傳》、《郑箋》之歧义 | 第48-49页 |
5.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尔雅注》之评价 | 第49-54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郭璞《尔雅注》之贡献 | 第49-51页 |
·《毛诗正义》爲“尔雅学”的研究保存了丰富的资料 | 第49-50页 |
·促进了经学的研究和经学史的发展 | 第50页 |
·爲汉語词彙学、训诂学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 | 第50-51页 |
·《毛诗正义》引《尔雅》与郭璞《尔雅注》之不足 | 第51-54页 |
·《毛诗正义》误引他書当作《尔雅》与郭璞《尔雅注》 | 第51-53页 |
·在今本《尔雅》和郭璞《尔雅注》中没有《毛诗正义》所引“《尔雅》”、“《尔雅注》”的内容 | 第53-54页 |
结語 | 第54-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尔雅》注辑佚 | 第5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間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