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页
  2.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一、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综述第12-19页
 (一) 大学生社团的概念第12-15页
  1.大学生社团的概念第12-13页
  2.大学生社团的特点第13-14页
  3.大学生社团的分类第14-15页
 (二) 大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第15-17页
  1.大学生社团是提升非社团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第16页
  2.大学生社团是培养社团自身成员的重要方式第16-17页
 (三)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成果第17-18页
  2.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盲点第18-19页
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第19-27页
 (一)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第19-21页
  1.自我效能感的提出第19页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3.自我效能感的应用领域第20-21页
 (二)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第21-23页
  1.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式第21-22页
  2.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群体的作用第22-23页
 (三)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23-25页
  1.信息源的影响第23-24页
  2.运行机制的影响第24页
  3.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第24-25页
 (四)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及提升方法第25-26页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第25页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方法第25-26页
 (五)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及不足第26-27页
三、研究的总体构想第27-32页
 (一) 研究主题第27页
 (二) 研究假设第27-28页
 (三) 研究流程第28-29页
 (四) 研究对象第29-30页
 (五) 研究方法及工具第30-32页
  1.研究方法第30页
  2.研究工具第30-31页
  3.统计工具第31-32页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2-39页
 (一)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现状第32-35页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总体分数第32页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32-35页
 (二) 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社团相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35-39页
  1.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社团属性方面上的差异检验第36-37页
  2.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社团成员个人因素方面的差异检验第37-39页
五、综合讨论第39-45页
 (一) 关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现状的讨论第39-42页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较高第39-40页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0-42页
 (二) 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社团相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42-45页
  1.社团属性对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讨论第42-43页
  2.社团成员个人因素对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讨论第43-45页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5-50页
 (一) 简要研究结论第45-46页
  1.关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现状的相关结论第45-46页
  2.关于社团活动对社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相关结论第46页
 (二) 相关建议第46-50页
  1.重视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46-47页
  2.以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为评估方式关注和解决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第47页
  3.以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增加大学生个体的成功体验第47-48页
  4.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导向建设重点模范大学生社团第48-49页
  5.建设高效的社团内部激励机制第49-50页
注释第50-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59页
后记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文化的教材呈现方式研究--以S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