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环境模拟试验概述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9-11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9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环境模拟技术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监控系统整体方案 | 第13-24页 |
·环境模拟试验系统概况 | 第13-16页 |
·环境模拟试验室简介 | 第13页 |
·系统功能及组成设备简介 | 第13-15页 |
·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页 |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19页 |
·监控系统与组态软件 | 第16-17页 |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监控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第18-19页 |
·软件简介 | 第19-23页 |
·组态软件概述 | 第19页 |
·WinCC组态软件概述 | 第19-21页 |
·WinCC与主流组态软件比较 | 第21-22页 |
·Step7-300PLC概述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监控系统组态软件设计 | 第24-43页 |
·WinCC系统组态设计 | 第24页 |
·WinCC变量及通信组态 | 第24-27页 |
·变量创建和组态 | 第24-25页 |
·PID结构类型变量设计 | 第25-26页 |
·WinCC与PLC通信组态 | 第26-27页 |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功能介绍与组态 | 第28-37页 |
·登录/用户管理功能 | 第28-29页 |
·参数设定设计 | 第29-30页 |
·试验操作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示意图与PID功能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状态界面及组设计 | 第32-33页 |
·过程值归档与备份 | 第33-34页 |
·趋势界面 | 第34页 |
·报警消息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报表输出 | 第35-36页 |
·系统调试与设备备用 | 第36页 |
·系统帮助 | 第36-37页 |
·脚本功能设计 | 第37-41页 |
·脚本原理 | 第37-38页 |
·弹出对话框设计 | 第38页 |
·变量赋值设计 | 第38页 |
·“启动阶段”设计 | 第38-39页 |
·循环点或计时开始点判定设计 | 第39-40页 |
·循环与计时功能设计 | 第40-41页 |
·试验流程设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第43-55页 |
·WinCC数据库功能概述 | 第43-45页 |
·WinCC与SQL Server2005数据库 | 第43页 |
·ADO数据库访问方法 | 第43-45页 |
·样机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 第45-49页 |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5-46页 |
·数据库生成与备份设计 | 第46-48页 |
·样机信息管理区功能设计 | 第48-49页 |
·参数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9-51页 |
·数据库表设计 | 第50-51页 |
·下拉框数据显示设计 | 第51页 |
·数据开放性设计 | 第51-54页 |
·ActiveX技术完善系统设计 | 第51-53页 |
·Excel开放性数据交换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5-69页 |
·PID控制算法研究 | 第55-58页 |
·传统PID控制原理 | 第55页 |
·模糊PID控制算法 | 第55-57页 |
·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 | 第57页 |
·遗传算法PID控制算法 | 第57-58页 |
·湿热室高温控制系统策略分析 | 第58-59页 |
·基于PID的湿热室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63页 |
·基于PID的温控方案设计 | 第59-60页 |
·温控系统程序实现 | 第60-62页 |
·控制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湿热室温控算法改进与实现 | 第63-68页 |
·基于模糊PID的冷冻水控制算法改进与实现 | 第63-65页 |
·基于模糊PID和开关量控制的电加热控制算法改进与实现 | 第65-67页 |
·控制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系统调试与运行 | 第69-74页 |
·系统调试 | 第69-71页 |
·通讯调试 | 第69-70页 |
·全局脚本调试 | 第70页 |
·参数调试 | 第70-71页 |
·系统运行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