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 共识:创业环境是创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 第13-15页 |
(二) 争议:纷繁的创业环境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第15-16页 |
(三) 实践:多层次、多角度的创业环境评价实践 | 第16-17页 |
(四) 综述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总体思路 | 第19-24页 |
一、 研究目标、内容与问题网络 | 第19页 |
二、 理论分析视角 | 第19-21页 |
三、 研究方法论 | 第21-22页 |
四、 总体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五、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第24-35页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30页 |
(一) 创业 | 第24-26页 |
(二) 创业环境 | 第26-29页 |
(三) 创业环境评价与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二、 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第30-35页 |
(一) 什么是 GEM 模型? | 第30-31页 |
(二) GEM 模型中创业环境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三) 为什么选择 GEM 模型作为苏州市创业环境评价模型?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苏州市创业环境评价实证分析 | 第35-67页 |
一、 数据收集 | 第35-39页 |
(一) 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 | 第35-36页 |
(二) 创业者问卷调查 | 第36-38页 |
(三) 二手数据收集 | 第38-39页 |
二、 实证数据分析 | 第39-63页 |
(一) 金融支持 | 第40-43页 |
(二) 政府政策 | 第43-45页 |
(三) 政府项目 | 第45-48页 |
(四) 教育与培训 | 第48-50页 |
(五) 研发转移 | 第50-53页 |
(六) 商务环境与服务 | 第53-57页 |
(七) 市场开放程度 | 第57-59页 |
(八) 有形基础设施 | 第59-61页 |
(九) 文化和社会规范 | 第61-63页 |
三、 总体评价 | 第63-67页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苏州市创业环境的建议 | 第67-73页 |
一、 培育创业文化——让市民“想创业” | 第67-68页 |
二、 解决创业之忧——让市民“敢创业” | 第68-69页 |
三、 加强创业教育——让市民“会创业” | 第69-70页 |
四、 巩固创业平台——让市民“易创业” | 第70-71页 |
五、 政府自我革命——让市民“快创业” | 第71-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91页 |
附录1 课题组实证调查成员分工情况 | 第82-83页 |
附录2 《苏州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专家问卷/访谈提纲 | 第83-89页 |
附件3 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情况一览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