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21页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 研究的目的第9页
  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9页
  1.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文献第10-14页
  2. 有效性教学方面的文献第14-19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 研究的思路第19-20页
  2. 研究的方法第20-21页
二、 理论依据与条件第21-28页
 (一) 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1. 国内外有关有效性教学的解释第22页
  2. 一些字典中对“有效”的解释第22-23页
  3. 几位学者对有效性教学的解释第23-24页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第24-25页
  2. 后现代课程教育观第25-26页
  3. 主体性教育理论第26-27页
 (三) 研究的可行性条件第27-28页
三、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建构第28-44页
 (一) 认知能力教学目标第29-33页
  1. 文言知识的识记掌握第29页
  2. 文言意义的领会理解第29-30页
  3. 文言知识的运用贯通第30-31页
  4. 文言语篇的分析解读第31-32页
  5. 文言语义的综合概括第32页
  6. 文言观点的评论总结第32-33页
 (二) 情感素养教学目标第33-39页
  1. 愿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第34-35页
  2. 积极参与学习文言文的行动第35页
  3. 自觉鲜明的批判意识第35-36页
  4. 文言文主旨的主动建构第36-37页
  5. 文言文创造力的无限激发第37-39页
 (三) 言语技能教学目标第39-44页
  1. 文言文学习中的听与讲第39-40页
  2. 文言文学习中的读与导第40-41页
  3. 文言文学习中的说与启第41-42页
  4. 文言文学习中的写与评第42-44页
四、 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第44-82页
 (一) 清晰地目标提示、积极地参与学习、及时地反馈矫正第44-61页
  1. 学习目标提示第45-49页
  2. 积极参与学习第49-56页
  3. 及时地反馈矫正第56-61页
 (二) 文言文参与式学习活动第61-67页
  1. 内涵及特征第62页
  2. 文言文参与式学习设计原则第62-63页
  3. 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第63-65页
  4. 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第65-67页
 (三) 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言语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67-76页
  1. 认知目标培养第68-69页
  2. 情感目标培养第69-72页
  3. 言语目标培养第72-73页
  4. 实现三个目标的综合全面发展的策略第73-76页
 (四)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活动第76-82页
  1.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实现的条件第77-78页
  2.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的实施过程第78-79页
  3.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的评价第79-81页
  4. 文言文研究型学习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第81-82页
五、 总结与反思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89页
后记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言游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以山西省灵石县中小学为例
下一篇:初中生闲暇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市某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