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问题解决概述 | 第12-14页 |
·问题、问题解决、物理问题解决的概念 | 第12-13页 |
·关于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论 | 第13-14页 |
·问题表征概述 | 第14-17页 |
·问题表征、问题表征能力的概念 | 第14页 |
·问题表征的几类观点 | 第14-15页 |
·学科问题解决与问题表征的关系 | 第15-17页 |
3 高中生物理问题表征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 第17-30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样本 | 第18页 |
·测试材料 | 第18-21页 |
·测试材料的选择依据 | 第18-19页 |
·测试材料的具体内容 | 第19-21页 |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21-30页 |
·问题呈现方式对高一学生问题表征的影响及形成原因 | 第21-23页 |
·问题呈现方式对高三学生问题表征的影响及形成原因 | 第23-25页 |
·高一学生中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的问题表征差异及形成原因 | 第25-26页 |
·高一学生与高三学生问题表征差异及形成原因 | 第26-30页 |
4 在新授课中提高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实践 | 第30-38页 |
·课型的分类 | 第30-31页 |
·新授课教学对培养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作用 | 第31页 |
·培养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 | 第31-38页 |
·课前预习策略 | 第31-32页 |
·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 第32-34页 |
·“问题串”引领策略 | 第34-3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