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汪由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学界研究史回顾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汪由敦的家世生平 | 第12-22页 |
一、祖籍徽州休宁溪口 | 第12-14页 |
二、商贾子求学江南 | 第14-17页 |
三、科举登第留京为官 | 第17-18页 |
四、官宦沉浮一生,死后归葬故里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汪由敦的为官实践 | 第22-38页 |
一、汪由敦为官的方式 | 第22-31页 |
(一) 为官勤恳、忠心侍君 | 第22-25页 |
(二) 为官沉稳、低调处事 | 第25-26页 |
(三) 为官谦和、提拔后进 | 第26-29页 |
(四) 为官清廉、珍惜物力 | 第29-31页 |
二、对影响汪由敦为官实践因素分析 | 第31-38页 |
(一) 个人家庭环境 | 第32-33页 |
(二) 儒家伦理文化影响 | 第33-35页 |
(三) 君权强化的政治环境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汪由敦的宗族思想 | 第38-47页 |
一、汪由敦宗族思想的渊源 | 第38-41页 |
(一) 徽州发达的宗族文化 | 第38-39页 |
(二) 个人的生活经历 | 第39-41页 |
二、汪由敦宗族思想的具体实践 | 第41-47页 |
(一) 通过文字寄托乡情 | 第41-43页 |
(二) 荣归故里捐资宗族 | 第43-44页 |
(三) 主持修建北京休宁会馆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汪由敦交游考略 | 第47-56页 |
一、与张廷玉的交往 | 第47-52页 |
(一) 科举登第结成师生之谊 | 第47-48页 |
(二) 张廷玉举荐得意门生 | 第48-50页 |
(三) 乾隆打击朋党、汪由敦受牵连 | 第50-52页 |
二、与赵翼的交往 | 第52-56页 |
(一) 赵翼初入京师投其门下 | 第52-53页 |
(二) 提携赵翼有长者风 | 第53-54页 |
(三) 赵翼为汪由敦后人争取恩荫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