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8页 |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安徽卫生行政体系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民国安徽卫生行政体系发展背景 | 第20页 |
第二节 民国安徽卫生行政体系发展沿革 | 第20-25页 |
一、省级卫生行政机构 | 第20-22页 |
二、地方县市卫生行政机构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卫生行政体系发展的意义与评价 | 第25-29页 |
一、意义 | 第25页 |
二、评价 | 第25-29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安徽医院和中西药房的筹办与发展 | 第29-70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安徽医院的筹办与发展 | 第29-64页 |
一、教会医院 | 第29-39页 |
二、公办医院 | 第39-48页 |
三、日伪医院 | 第48-50页 |
四、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医院 | 第50-55页 |
五、其他部门医院和私立医院(诊所) | 第55-64页 |
第二节 民间中西药房的设立与其对医疗的补充 | 第64-70页 |
一、中药店 | 第64-67页 |
二、西药店 | 第67-70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安徽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 | 第70-94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安徽疫病流行概况 | 第70-79页 |
一、三大烈性传染病 | 第70-75页 |
二、其他法定传染病 | 第75-78页 |
三、三大寄生虫病 | 第78-79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安徽疫病流行原因 | 第79-83页 |
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79-81页 |
二、社会环境因素 | 第81-83页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安徽疫病流行下的社会应对 | 第83-93页 |
一、政府官方的应对 | 第83-89页 |
二、社会应对 | 第89-93页 |
第四节 评价 | 第93-94页 |
第四章 理解“卫生现代性”:民国时期安徽公共卫生建设与卫生教育 | 第94-117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安徽公共卫生建设 | 第94-108页 |
一、环境卫生 | 第94-99页 |
二、学校卫生 | 第99-104页 |
三、妇幼卫生 | 第104-107页 |
四、食品卫生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安徽卫生教育 | 第108-114页 |
一、卫生宣传教育 | 第108-110页 |
二、卫生人才培养教育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在安徽、安徽革新运动与“卫生现代性” | 第114-115页 |
一、新生活运动在安徽与“卫生现代性”的理解 | 第114页 |
二、安徽革新运动与“卫生现代性” | 第114-115页 |
第四节 评价 | 第115-117页 |
结语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