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IR-UW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插图目录第13-15页
表格目录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1.1 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6-17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发展和前景第17-2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第17-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特点第18-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第19-21页
 §1.3 研究基于IR-UW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意义第21-23页
     ·满足低成本、低功耗、低设计复杂度的物理层设计要求第22页
     ·提供较大的空间传输容量第22-23页
     ·适用于复杂恶劣的多径环境第23页
     ·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第23页
     ·可提供高精度的测距定位能力第23页
 §1.4 研究脉冲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IR-UWB传输技术第24页
     ·MAC协议第24页
     ·路由协议第24页
     ·高精度的测距定位方法第24-25页
     ·协议栈优化和跨层设计思路第25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25-26页
第2章 脉冲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理层设计及其干扰共存研究第26-50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研究第26-3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6-27页
     ·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理层实例第27-30页
 §2.3 UWB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第30-34页
     ·脉冲超宽带技术第30页
     ·DS-CDMA方案第30-32页
     ·MBOA方案第32-34页
 §2.4 IR-UWB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系统结构第34-38页
     ·IR-UWB的发射机结构第34-35页
     ·IR-UWB的接收机结构第35-38页
     ·基于IR-UW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型第38页
 §2.5 IR-UWB和其他窄带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第38-48页
     ·干扰共存仿真模型和评估结果第39-44页
     ·带限脉冲波形设计第44-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脉冲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媒质访问控制(MAC)层第50-72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WSN MAC协议设计要求以及现有协议的分析第50-53页
     ·WSN中的MAC设计要求第50-51页
     ·现有的WSN的MAC协议第51-53页
 §3.3 超宽带无线网络的MAC协议设计第53-56页
     ·超宽带对于MAC设计的要求第53-54页
     ·现有的超宽带MAC协议第54-56页
 §3.4 速率自适应脉冲侦听多址接入(RAPSMA)协议第56-71页
     ·RAPSMA协议基础第56-57页
     ·协议内容第57-62页
     ·协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第62-68页
     ·协议仿真第68-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基于能量筛选的改进型定向扩散路由协议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和研究现状第72-7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72-7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第73-74页
 §4.3 基于能量筛选的改进型定向扩散协议第74-82页
     ·定向扩散协议的基本原理第74-76页
     ·基于能量筛选的改进型定向扩散协议的策略第76-79页
     ·改进方案的仿真及结果第79-82页
 §4.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面临的技术挑战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脉冲超宽带信号的测距方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第84-108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IR-UWB信号的测距定位方法第84-87页
     ·基于AOA的定位方法第84-85页
     ·基于RSSI的测距方法第85页
     ·基于时间到达的测距方法第85-87页
 §5.3 基于TOA的超宽带信号测距技术第87-93页
     ·基于TOA测距的误差源分析第87-88页
     ·多径信道下TOA的CRLB分析第88-90页
     ·低复杂度TOA估计方法第90-93页
 §5.4 基于RB-MD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第93-10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分类第93-94页
     ·MDS算法介绍第94-96页
     ·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逐层定位方法第96-100页
     ·仿真分析第100-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6章 结束语第108-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经历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考虑转向系间隙的汽车前轮摆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