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引言 | 第1页 |
一、创造性教学概述 | 第8-13页 |
(一)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1、创造与创新 | 第8-9页 |
2、创造性 | 第9-10页 |
(二) 创造性教学的浅释 | 第10-11页 |
(三) 创造性教学与接受性教学的关系 | 第11-13页 |
1、创造性教学与接受性教学的区别 | 第12页 |
2、创造性教学与接受性教学的联系 | 第12-13页 |
(四) 美术创造性教学的概念浅析 | 第13页 |
二、实施美术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性 | 第13-17页 |
(一) 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挑战 | 第13-14页 |
(二) 实现美术课程本质回归的要求 | 第14-15页 |
(三) 新课程改革呼唤美术创造性教学 | 第15-17页 |
三、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美术创造性教学的指导 | 第17页 |
(二) 创造力投资理论对美术创造性教学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 内隐知识理论的启迪 | 第18-19页 |
(四) 外国美术教育理论的借鉴 | 第19-20页 |
四、美术创造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第20-32页 |
(一) 我校美术教学性质分析 | 第20-21页 |
(二) 对我校学生美术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第21-22页 |
(三) 美术创造性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 | 第22-31页 |
1、生态性策略——构建学生创造性学习环境 | 第22-24页 |
2、审美性策略——激化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 | 第24-26页 |
3、综合性策略——夯实学生创造性学习基础 | 第26-27页 |
4、开放性策略——拓展学生创造性学习空间 | 第27-28页 |
5、优化组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 第28-30页 |
6、发展性评价策略——优化学生创造性学习过程 | 第30-31页 |
(四) 实践效果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