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理股票期权概述 | 第1-18页 |
一、经理股票期权的内涵 | 第8-10页 |
(一) 股票期权 | 第8页 |
(二) 经理股票期权的概念 | 第8-9页 |
(三) 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及其主要实施环节 | 第9-10页 |
二、经理股票期权的两种典型类型 | 第10-13页 |
(一) 激励型股票期权 (Incentive Stock Options) | 第10-12页 |
(二) 非标准股票期权 (Nonqualified Stock Options) | 第12页 |
(三) 激励股票期权与非标准股票期权的转化 | 第12-13页 |
(四) 两种典型股票期权的比较 | 第13页 |
三、股权激励的其它形式简介 | 第13-18页 |
(一) 虚拟股票 (Phantom Stock) | 第14页 |
(二) 股票增值权 (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AR) | 第14页 |
(三) 限制性股票 (Restricted Stock Plan) | 第14-15页 |
(四) 业绩股票 | 第15页 |
(五) 员工购股计划——ESOP | 第15页 |
(六) 期股 (国外称为延期支付计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必要性 | 第18-25页 |
一、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一) 期权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三)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二、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谈经理股票期权实施必要性 | 第21-25页 |
(一) 薪酬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1-22页 |
(二) 经理股票期权应成为我国薪酬激励中的重要一环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经理股票期权及其与创业板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44页 |
一、中国特色的经理股票期权 | 第25-29页 |
(一) 期股模式 | 第25-26页 |
(二) 虚拟股票期权模式 | 第26-27页 |
(三) 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 | 第27-29页 |
二、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障碍探讨 | 第29-36页 |
(一) 与已有相关法规 (主要是《公司法》和《证券法》) 的冲突 | 第29-31页 |
(二) 相关的法律规定的缺失 | 第31-34页 |
(三)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34页 |
(四) 相关市场的不成熟性 | 第34-36页 |
三、经理股票期权与创业板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44页 |
(一) 创业板简述 | 第37-38页 |
(二) 在创业板上实行股票期权的相对优势 | 第38-40页 |
(三) 在创业板上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的可行性 | 第40-44页 |
第四章 经理股票期权的冷思考 | 第44-50页 |
一、股票期权的负效应 | 第44-45页 |
(一) 股票期权造成公司员工收入悬殊加大 | 第44-45页 |
(二) 股票期权引起会计处理上的争议 | 第45页 |
(三) 股票期权增加投资者与债权人的风险 | 第45页 |
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股票期权的道德风险 | 第45-50页 |
(一) 从股利政策的角度谈股票期权的道德风险 | 第46-47页 |
(二) 从筹资的角度谈股票期权的道德风险 | 第47-48页 |
(三) 从投资的角度谈股票期权的道德风险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