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中国合唱教育的现状 | 第8-13页 |
第一节 合唱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现状 | 第8-9页 |
第二节 合唱教育在高职阶段的现状 | 第9-13页 |
一、高职院校开展合唱教育的模式 | 第9-10页 |
二、高职院校合唱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和内容 | 第10-11页 |
三、高职院校开展合唱教育已经显现出的积极作用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合唱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13-16页 |
第一节 因人而异地选择相应的排练模式及合唱作品 | 第13-14页 |
第一,根据高职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进行选择 | 第13页 |
第二,根据男女生比例进行选择 | 第13-14页 |
第三,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 | 第14页 |
第二节 提高合唱训练的能力 | 第14-16页 |
第一,通过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掌握合唱学习的基本要素 | 第14页 |
第二,通过练声过程,提高学生在呼吸、音准、音色、音量的调控能力 | 第14页 |
第三,通过对歌曲内容和歌唱语言特点的了解,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 第14-15页 |
第四,通过对和弦色彩的分析,初步建立和声进行的内心听觉感受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高职院校合唱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第一节 音乐基础教育的严重缺失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参与合唱活动出发点的严重歪曲 | 第17页 |
第三节 大学生合唱团的管理不够完善 | 第17-18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合唱教育出现问题的对策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第18页 |
第二节 将合唱团课程纳入教学管理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创新教学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增设“正音”教学 | 第19-20页 |
第二,增设“律动”教学 | 第20页 |
第三,增设计算机音乐教学 | 第20页 |
第四节 全面提升合唱团领路人——指挥的综合素质 | 第20-21页 |
第五节 转变错误观念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等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