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页 |
1. 实验目的 | 第11-13页 |
2.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3-22页 |
2.1 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 第13-14页 |
2.2 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 | 第14-15页 |
2.3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问题 | 第15-16页 |
2.4 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16-18页 |
2.5 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18-20页 |
2.6 促进幼儿语言获得的重要因素 | 第20-21页 |
2.7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21-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1 实验对象及被试分配 | 第23页 |
3.2 实验变量及测试材料 | 第23-24页 |
3.3 实验具体步骤 | 第24页 |
4. 实验的实施 | 第24-36页 |
4.1 前测与分析 | 第24-25页 |
4.2 教育指导方案的建构 | 第25-35页 |
4.3 方案的实施 | 第35-36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6-41页 |
5.1 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心理发展状况 | 第36页 |
5.2 实验后测结果显示的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分布情况 | 第36-37页 |
5.3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中、后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 第37-41页 |
6. 分析与讨论 | 第41-47页 |
6.1 科学的教育干预是促进幼儿心理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41-43页 |
6.2 教育干预实验的实验功能分析 | 第43-44页 |
6.3 影响教育干预实验的间接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6.4 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 | 第45-47页 |
7. 讨论 | 第47-49页 |
7.1 科学的教育干预有效促进了幼儿心理发展 | 第47-48页 |
7.2 教育干预实验有效提高了教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