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本课题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三)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历史 | 第10-12页 |
(二)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 第15-20页 |
一、语言和文化兼容并包的关系 | 第15-17页 |
(一) 语言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文化的定义 | 第16-17页 |
(三) 语言和文化相互促进的功能 | 第17页 |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和谐统一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 语言教学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 文化教学的界定 | 第18页 |
(三)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优化整合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语言和文化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研究 | 第20-32页 |
一、教材编写原则应注重语言和文化的结合 | 第20-27页 |
(一) 教材编写应遵循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 第20-21页 |
(二) 教材编写内容应注重文化因素的导入 | 第21-24页 |
(三) 教材课后练习应注重语言和文化的交融 | 第24-27页 |
二、教材编写思路应注重语言实践和文化实践的互动 | 第27-29页 |
(一) 语言实践和文化实践与教材的关系 | 第27页 |
(二) 《双向教程》中语言实践和文化实践的结合 | 第27-29页 |
三、教材编写设计应注重语言知识性与文化趣味性的统 | 第29-32页 |
(一) 趣味性及其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第29-30页 |
(二) 《双向教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选择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思考和展望 | 第32-37页 |
一、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 第32-33页 |
(一) 编写框架雷同 | 第32页 |
(二) 编写内容重复 | 第32-33页 |
二、对教材编写的展望 | 第33-37页 |
(一) 教材编写观念的现代化 | 第33-34页 |
(二) 教材编写模式的开放性 | 第34-35页 |
(三) 教材编写的“中外合作” | 第35-37页 |
余论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论文摘要 | 第47-49页 |
ABSTRACT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