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7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一) 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 第8页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多,集体生活质量更需要健康教育为其把关 | 第8页 |
(三)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开展要致力于农村实际,服务于农村社会 | 第8-9页 |
(四) 开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一)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基础及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一) 研究基础 | 第9-10页 |
(二)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个案研究法 | 第13-14页 |
(二)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四) 访谈法 | 第14页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一) 健康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 关于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15页 |
(三) 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D 县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 第17-24页 |
一、调研学校选择的原因 | 第17页 |
二、D 县X 镇X 中小学健康教育开展状况 | 第17-21页 |
(一) 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的接受程度 | 第17-18页 |
(二) 班主任主抓,校医、体育老师辅管 | 第18-19页 |
(三) 周课时保障,班会形式讨论,心理健康教育成重点 | 第19-20页 |
(四) 老师传播健康,学生更关注健康 | 第20-21页 |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教育状况 | 第21页 |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 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的评价 | 第22页 |
(二)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 第22页 |
(三) 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问题研究 | 第24-30页 |
一、学校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24-25页 |
(一) 学校忽视健康教育 | 第24-25页 |
(二) 家长们极少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 | 第25页 |
二、健康教育内容脱离实际,课程形式过于单一 | 第25-27页 |
(一) 内容编制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第25-26页 |
(二) 健康教育内容过于偏重城市性 | 第26页 |
(三) 课程形式过于单一 | 第26-27页 |
三、课时随意缩减,课程设置不够规范 | 第27-28页 |
(一) 健康教育课的学科设置过于模糊 | 第27页 |
(二) 缩减课时,缺少测评 | 第27-28页 |
四、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非专业性 | 第28-3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第30-36页 |
一、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30-31页 |
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 | 第31-33页 |
(一) 构建管理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保证健康教育的协调发展 | 第31-32页 |
(二) 构建校本模式,尝试多种形式联合办课,促进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 第32页 |
(三) 开设评价与保障体系,强化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 | 第32-33页 |
三、抓好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师资培养 | 第33-36页 |
(一) 编制一套特色型、实用型的健教课教材 | 第33-34页 |
(二) 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