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对象与主要概念 | 第10-12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11页 |
·主要概念阐释 | 第11-12页 |
·相关理论述评 | 第12-15页 |
·"两权分离"理论述评 | 第12-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 第13-14页 |
·人力资本理论述评 | 第14页 |
·管理学激励理论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贡献之处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主要贡献之处 | 第17-18页 |
2 高管激励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8-36页 |
·报酬机制与高管激励约束 | 第18-22页 |
·现代企业高管的报酬结构 | 第18-19页 |
·现代企业高管最优报酬设计原理 | 第19-21页 |
·企业业绩与报酬机制 | 第21-22页 |
·控制权机制与高管激励约束 | 第22-26页 |
·现代企业控制权的理论界定 | 第23页 |
·控制权机制的激励效应 | 第23-25页 |
·公司治理结构与控制权机制 | 第25-26页 |
·声誉机制与高管激励约束 | 第26-29页 |
·声誉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声誉机制的激励效应:声誉模型 | 第27-29页 |
·经理市场与声誉机制 | 第29页 |
·竞争机制与高管激励约束 | 第29-32页 |
·竞争及其作用 | 第29-30页 |
·竞争机制的激励效应 | 第30-32页 |
·竞争机制的作用形式 | 第32页 |
·高管激励机制之间关系的分析 | 第32-36页 |
·报酬与控制权机制的替代关系 | 第33页 |
·报酬与声誉机制的替代关系 | 第33-34页 |
·报酬与竞争机制的替代关系 | 第34页 |
·控制权、声誉、竞争机制的互补关系 | 第34-36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现状 | 第36-48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历史沿革 | 第36-39页 |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的沿革 | 第36-38页 |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激励 | 第38-39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现状分析 | 第39-45页 |
·报酬水平与结构 | 第39-41页 |
·职位升迁激励 | 第41-42页 |
·声誉激励现状 | 第42-43页 |
·外部市场竞争现状 | 第43-45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激励缺陷引致的问题 | 第45-48页 |
·高管人才流失压力增大 | 第45-46页 |
·职位消费问题表现突出 | 第46页 |
·高管的"寻租"行为不断 | 第46-47页 |
·金融腐败案件频繁发生 | 第47-48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激励的实证检验 | 第48-62页 |
·高管报酬激励实证检验的设计 | 第48-52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研究假设 | 第49-50页 |
·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50-52页 |
·高管报酬激励有效性实证检验 | 第52-5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5页 |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55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5-59页 |
·高管报酬激励有效性检验结论分析 | 第59-62页 |
·高管报酬与银行短期业绩正相关 | 第59-60页 |
·高管报酬与银行成长性不相关 | 第60-62页 |
5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的建议 | 第62-75页 |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分析 | 第62-64页 |
·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 | 第62-63页 |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 第63-64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的有效组合 | 第64-69页 |
·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四种机制有效组合 | 第64-66页 |
·实现四种机制有效组合的基本原则 | 第66-69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模式基本设计思路 | 第69-75页 |
·确定高管报酬结构 | 第69-71页 |
·引入股权、股票期权计划 | 第71-73页 |
·与报酬挂钩的相关指标 | 第73-75页 |
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75-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5页 |
·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