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与美国物理教科书《物理:原理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序言第8-11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9-11页
第2章 教科书的相关理论第11-19页
   ·“教科书”与“教材”的概念界定第11-13页
   ·教科书的性质和功能第13页
   ·教科书的结构第13-15页
   ·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5-19页
     ·课程理论第15-16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16-17页
     ·认知心理学理论第17页
     ·STS教育思想第17-19页
第3章 教科书形式要素的比较研究第19-35页
   ·教科书体例的比较研究第19-21页
   ·引言的比较研究第21-23页
   ·插图的比较研究第23-26页
     ·插图分布的统计和比较第24页
     ·插图类型的统计和比较第24-25页
     ·插图素材的统计和比较第25-26页
   ·栏目的比较研究第26-30页
     ·栏目分布的统计和比较第26-27页
     ·活动性栏目的比较研究第27-28页
     ·方法性栏目的比较研究第28-29页
     ·拓展性栏目的比较研究第29-30页
   ·习题的比较研究第30-35页
第4章 教科书内容要素的比较研究第35-78页
   ·知识要素的比较研究第36-47页
     ·知识点的选取、编排及数量的比较第38-40页
     ·知识广度、深度和难度的静态定量比较第40-44页
     ·多学科知识联系的比较第44-45页
     ·物理前沿知识的比较第45-47页
   ·技能要素的比较研究第47-58页
     ·实验系统的比较第48-52页
     ·信息技术与物理整合的比较第52页
     ·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比较第52-56页
     ·培养质疑、合作等多元能力的比较第56-58页
   ·教科书过程与方法要素的比较研究第58-71页
     ·科学探究的比较第59-64页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比较第64-67页
     ·方法指导的比较第67-71页
   ·教科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素的比较研究第71-78页
     ·物理学史的比较第72-74页
     ·STS的比较第74-78页
第5章 两套教科书的特色分析第78-86页
   ·人教版教科书特色分析—建构式的教科书第78-81页
     ·注重体验,贯穿探究第78-79页
     ·层层铺垫,螺旋上升第79-80页
     ·重视科学方法,体现科学思想第80-81页
     ·融入物理学史,培养人文素养第81页
   ·《物理:原理与问题》特色分析——学材式的教科书第81-86页
     ·教科书、参考书,合二为一第82-83页
     ·设置问题线索,唤起学习欲望第83-84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第84页
     ·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用开放的思维解决问题第84-86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86-92页
   ·研究的结论第86-89页
     ·关于形式要素的结论和建议第86-87页
     ·关于内容要素的结论和建议第87-89页
   ·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第89-91页
     ·统一要求和增加弹性的结合第89-90页
     ·学科逻辑与学习心理的结合第90页
     ·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第90页
     ·严谨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第90-91页
   ·对使用人教版教科书的建议第91-92页
第7章 研究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州等地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