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窦桂梅主题教学阐释及研究意义 | 第12-22页 |
(一)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理论来源和概念内涵 | 第12-15页 |
(二)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内涵 | 第15-18页 |
1. 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 第16页 |
2. 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与母语文化 | 第16-17页 |
3. 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 第17-18页 |
(三)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意义 | 第18-22页 |
1. 研究窦桂梅主题教学有助于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整合 | 第18-19页 |
2. 研究窦桂梅主题教学有助于实现阅读教学与精神发展的整合 | 第19-21页 |
3. 研究窦桂梅主题教学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与教师成长的整合 | 第21-22页 |
二、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特征 | 第22-27页 |
(一) 广度—丰富性 | 第23页 |
(二) 适度—基础性 | 第23-25页 |
(三) 深度—发展性 | 第25-27页 |
三、窦桂梅主题教学实践 | 第27-33页 |
(一) 主题识字教学 | 第27-28页 |
(二) 主题讲读教学 | 第28-31页 |
1. 主题的选择与确立 | 第29-30页 |
2. 主题的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三) 主题阅读教学 | 第31-32页 |
1. 推荐阅读书目 | 第31页 |
2. 开展阅读研讨课 | 第31-32页 |
(四) 主题作文教学 | 第32-33页 |
四、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发展 | 第33-41页 |
(一) 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 | 第33-36页 |
(二) 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 | 第36-38页 |
(三) 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 | 第38-40页 |
(四) 窦桂梅主题教学未来展望 | 第40-41页 |
五、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启示 | 第41-58页 |
(一) 语文教学应该让人文性统领工具性 | 第41-44页 |
(二) 语文教学要树立教师的专业尊严 | 第44-48页 |
1. 专业知识 | 第45-47页 |
2. 专业技能 | 第47-48页 |
3. 总结反思 | 第48页 |
(三) 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 | 第48-51页 |
(四) 语文教学要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第51-53页 |
1. 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 第51-52页 |
2. 引导质疑,发展思维 | 第52页 |
3. 注重指导,学会学习 | 第52-53页 |
(五) 语文教学要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 第53-58页 |
1. 主题深度备课阐释 | 第53-55页 |
2. 怎样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