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15页 |
目录 | 第15-17页 |
绪论 | 第17-33页 |
一 “海疆文学书写”的提出 | 第17-19页 |
二 中国海疆文学书写的回顾 | 第19-24页 |
三 林树梅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四 本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第28-33页 |
第一章 海客生长居海陬——金门岛居环境 | 第33-43页 |
第一节 海岛金门 | 第33-35页 |
每二节 海防与水师建制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文学与宗族文化传统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第二章 风涛险恶能操舟——奇特的经历 | 第43-71页 |
第一节 生长水师之家 | 第43-46页 |
第二节 随父镇守海疆 | 第46-50页 |
第三节 辗转求学拜师 | 第50-57页 |
第四节 再渡台湾 | 第57-60页 |
第五节 慷慨从军 | 第60-64页 |
第六节 入林则徐之幕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71页 |
第三章 一身承祧两姓——宗族血脉观 | 第71-81页 |
第一节 授产条约及家录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林廷福的后嗣 | 第72-74页 |
第三节 浯江林氏家族 | 第74-75页 |
第四节 令二子复本姓 | 第75-76页 |
第五节 宗族血脉观检视 | 第76-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生平惟爱书——著述画篆考 | 第81-99页 |
第一节 著述考 | 第81-88页 |
第二节 图画考 | 第88-94页 |
第三节 篆刻考 | 第94-96页 |
结语 | 第96-99页 |
第五章 大波终古走鱼龙——海疆文学书写 | 第99-139页 |
第一节 海岛记忆 | 第99-103页 |
第二节 海山形胜 | 第103-107页 |
第三节 台湾闻见 | 第107-111页 |
第四节 厦门战事 | 第111-117页 |
第五节 诗友倡酬 | 第117-132页 |
第六节 海疆人物传记 | 第132-136页 |
结语 | 第136-139页 |
第六章 图成指点片帆遥——海疆图像 | 第139-165页 |
第一节 闽海握要图 | 第139-145页 |
第二节 澎湖施赈图 | 第145-148页 |
第三节 周芸皋图像 | 第148-151页 |
第四节 题画诗与画诗相配 | 第151-156页 |
结语 | 第156-157页 |
附论一:此翁是我金石交——与吕世谊的金石之交 | 第157-161页 |
附论二:爱君画意似边鸾——与谢琯樵的诗画之交 | 第161-165页 |
第七章 长江大河万怪皇惑——论林树梅的古文 | 第165-185页 |
第一节 周凯与阳湖派——沿波讨源之一 | 第165-167页 |
第二节 从朱仕琇到高澍然——沿波讨源之二 | 第167-170页 |
第三节 分期之讨论 | 第170-172页 |
第四节 文体之讨论 | 第172-179页 |
第五节 境界之讨论 | 第179-183页 |
结语 | 第183-185页 |
结论 | 第185-187页 |
附录1 《啸云诗文钞》点校前言(节录) | 第187-193页 |
附录2 金门林树梅年谱简编 | 第193-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5-2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231-233页 |
致谢 | 第233-235页 |
个人简历 | 第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