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7页
 一、三山叶氏家族研究综述第7-13页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第13-17页
上编:家族研究第17-89页
 第一章 三山叶氏家族的兴起与繁盛第17-45页
  第一节 三山叶氏家族溯源及兴起第17-22页
  第二节 叶氏兴起及繁盛的社会原因第22-26页
  第三节 叶观国与家族传统第26-39页
  第四节 叶氏家族对福州文化的推动第39-45页
 第二章 叶氏家族代表人物生平述略(上)第45-61页
  第一节 福建近代慈善事业的先驱:叶申蔼与叶申万第45-51页
  第二节 “昌”辈代表人物:叶敬昌、叶修昌、叶仪昌第51-55页
  第三节 “滋”辈代表人物:叶庆熙、叶滋森等第55-61页
 第三章 从传统走向近代---叶氏家族代表人物生平述略(下)第61-89页
  第一节 再兴叶氏之荣的叶大焯第61-66页
  第二节 近代爱国文人叶大庄第66-73页
  第三节 近代闽诗唱和的中心人物叶大遒及"大"辈代表人物第73-78页
  第四节 福建近代教育家叶在琦及"在"辈代表人物第78-81页
  第五节 叶在馥、叶在钧、叶在畴、叶在宜等专业化知识分子第81-86页
  第六节 叶氏家族兴衰沿革之启示第86-89页
下编:文学研究第89-169页
 第四章 叶观国及叶氏诗学研究第89-135页
  第一节 《绿筠书屋诗钞》的基本风貌第89-101页
  第二节 叶观国诗风成因探析第101-108页
  第三节 文化意蕴深厚的记游诗第108-115页
  第四节 《榕城杂咏一百首》对福州文化的意义第115-121页
  第五节 叶观国的诗学倾向与清中叶闽派诗风第121-128页
  第六节 叶大庄、叶在琦与闽派同光体第128-135页
 第五章 叶申芗及叶氏词学研究第135-169页
  第一节 叶申芗生平及《小庚词》的悲伤情调第135-142页
  第二节 叶申芗的写景咏物词第142-148页
  第三节 小庚词的艺术特点第148-153页
  第四节 叶申芗对闽中词学的影响第153-159页
  第五节 叶庆熙与叶大庄之词第159-164页
  附论:小庚诗略论第164-169页
结论第169-173页
附录1:三山叶氏世系图第173-191页
附录2:叶观国年谱第191-227页
附录3:叶申芗年谱第227-253页
附录4:叶氏诗文词辑佚第253-282页
参考文献第282-29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92-294页
致谢第294-296页
个人简历第296-297页

论文共2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
下一篇: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