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扰流柱形状和尺寸对阻燃通道传热和降压性能的影响 | 第23-5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防爆阀介绍 | 第23-25页 |
2.2.1 防爆阀的结构及其尺寸 | 第23-25页 |
2.2.2 防爆阀的工作原理 | 第25页 |
2.3 气体燃烧爆炸的相关理论 | 第25-29页 |
2.3.1 概述 | 第25页 |
2.3.2 气体爆炸的基本形式 | 第25-26页 |
2.3.3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燃烧机理 | 第26-27页 |
2.3.4 预混气体燃烧爆炸的基本方程 | 第27-29页 |
2.4 扰流柱的形状和尺寸参数设计 | 第29-32页 |
2.4.1 扰流柱的形状设计 | 第30-31页 |
2.4.2 扰流柱的尺寸参数设计 | 第31-32页 |
2.5 建模与仿真 | 第32-34页 |
2.5.1 流体计算域选取 | 第32-33页 |
2.5.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3页 |
2.5.3 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2.5.4 仿真计算 | 第34页 |
2.6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34-48页 |
2.6.1 流道温度结果分析 | 第34-43页 |
2.6.2 流道速度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2.6.3 流道压力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3章 扰流柱间的间隙对阻燃通道传热和降压性能的影响 | 第51-61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扰流柱间隙设计 | 第51-52页 |
3.3 流道温度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3.3.1 流道单元出、入口处的温度变化 | 第52-54页 |
3.3.2 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3.4 流道速度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3.4.1 速度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3.4.2 流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扰流柱面形结构对阻燃通道传热和降压性能的影响 | 第61-81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扰流柱迎风面和背风面的结构设计 | 第61-64页 |
4.2.1 扰流柱的迎风面设计 | 第61-63页 |
4.2.2 扰流柱的背风面设计 | 第63-64页 |
4.3 建模与仿真 | 第64-65页 |
4.3.1 三维流道仿真计算几何模型 | 第64-65页 |
4.3.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5页 |
4.4 不同迎风面结构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74页 |
4.4.1 流道温度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4.4.2 流道速度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4.4.3 流道压力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4.5 不同背风面结构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4-80页 |
4.5.1 流道温度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4.5.2 流道速度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4.5.3 流道压力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扰流柱的应用与防爆阀阻燃性试验 | 第81-101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扰流柱的应用 | 第81-83页 |
5.3 建模与仿真 | 第83-88页 |
5.3.1 阻燃通道仿真计算几何模型 | 第83页 |
5.3.2 边界条件设置与计算假设 | 第83-84页 |
5.3.3 阻燃通道阻燃特性对比分析 | 第84-86页 |
5.3.4 阻燃通道降压特性对比分析 | 第86-87页 |
5.3.5 FB87型防爆阀阻燃特性分析 | 第87-88页 |
5.4 防爆阀阻燃性试验目的与要求 | 第88-89页 |
5.5 阻燃性试验方法 | 第89-90页 |
5.5.1 试验系统工作流程 | 第89-90页 |
5.5.2 试验步骤 | 第90页 |
5.5.3 结果评定 | 第90页 |
5.6 主要试验设备 | 第90-93页 |
5.7 防爆阀性能试验报告 | 第93-98页 |
5.7.1 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93-97页 |
5.7.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7页 |
5.7.3 燃烧仿真结果验证 | 第97-9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