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of thesis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2.1 合情推理的由来与界定 | 第15-16页 |
2.2 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16页 |
2.3 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 | 第16-21页 |
2.3.1 不完全归纳推理 | 第16-18页 |
2.3.2 类比推理 | 第18-19页 |
2.3.3 观察和实验 | 第19页 |
2.3.4 特殊化和一般化 | 第19-20页 |
2.3.5 想象和直觉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小学高年级合情推理能力现状调查 | 第22-38页 |
3.1 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22-28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1.3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2-28页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3.2.1 合情推理总体得分情况 | 第28-31页 |
3.2.2 合情推理的具体维度特征 | 第31-34页 |
3.2.3 合情推理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5页 |
3.2.4 可能影响合情推理能力的若干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3 小结 | 第36-38页 |
4 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课堂观察研究 | 第38-48页 |
4.1 课堂观察研究设计 | 第38-41页 |
4.1.1 观察目的 | 第38页 |
4.1.2 观察对象 | 第38页 |
4.1.3 观察量表设计 | 第38-41页 |
4.2 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4.2.1 量性的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4.2.2 质性的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3 小结 | 第47-48页 |
5 促进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的建议 | 第48-58页 |
5.1 在不同的课型教学中渗透对合情推理的培养 | 第48-53页 |
5.1.1 概念课和规则课的合情推理培养 | 第48-50页 |
5.1.2 问题解决课的合情推理培养 | 第50-53页 |
5.2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合情推理思想的渗透和方法的指导 | 第53-56页 |
5.3 做好知识点间的联系和架构,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第56-57页 |
5.4 把握学生合情推理的时机,提高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 第57页 |
5.5 丰富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第57页 |
5.6 引导学生重视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强化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 第57-58页 |
6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 合情推理能力调查测试卷 | 第61-6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