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系统论文

分心驾驶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机理与建模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9-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3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4-26页
        1.2.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2.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1.3.1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1.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31-53页
    2.1 分心驾驶行为调查方法第31-34页
        2.1.1 调查方法第31-33页
        2.1.2 综合评述第33-34页
    2.2 分心驾驶对驾驶安全影响研究第34-42页
        2.2.1 驾驶次任务影响研究第34-37页
        2.2.2 不同类型分心影响研究第37页
        2.2.3 分心驾驶对驾驶表现指标影响研究第37-40页
        2.2.4 分心驾驶对紧急制动的影响研究第40-42页
        2.2.5 综合评述第42页
    2.3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驾驶行为研究第42-43页
        2.3.1 研究现状第42-43页
        2.3.2 综合评述第43页
    2.4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方法研究第43-48页
        2.4.1 研究现状第43-47页
        2.4.2 综合评述第47-48页
    2.5 分心驾驶对策研究第48-51页
        2.5.1 研究现状第48-50页
        2.5.2 综合评述第50-51页
    2.6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51-52页
    2.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驾驶模拟实验设计与分心驾驶行为数据采集第53-71页
    3.1 分心驾驶行为调查第53-58页
        3.1.1 分心驾驶行为调查与分析第53-57页
        3.1.2 典型驾驶次任务和实验场景第57-58页
    3.2 分心驾驶模拟实验第58-66页
        3.2.1 实验设备第58-61页
        3.2.2 实验方案第61-63页
        3.2.3 被试人员第63-64页
        3.2.4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64-66页
    3.3 紧急制动驾驶模拟实验第66-70页
        3.3.1 实验方案第66-67页
        3.3.2 被试人员第67-68页
        3.3.3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68-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4 常态下分心驾驶对驾驶行为及视觉行为的影响分析第71-89页
    4.1 对车辆运动状态的影响分析第71-77页
        4.1.1 车辆纵向运动指标第71-74页
        4.1.2 车辆横向运动指标第74-76页
        4.1.3 综合影响分析第76-77页
    4.2 对驾驶人视觉行为的影响分析第77-86页
        4.2.1 注视行为第77-81页
        4.2.2 眼跳行为第81-84页
        4.2.3 眨眼行为第84-85页
        4.2.4 综合影响分析第85-86页
    4.3 被试人员主观感知结果分析第86-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5 紧急状态下分心驾驶对紧急制动行为的影响研究第89-111页
    5.1 紧急制动行为特征分析第89-90页
    5.2 驾驶人制动时间的非参数模型第90-94页
        5.2.1 生存分析方法第90-92页
        5.2.2 制动时间估计第92-94页
    5.3 面向驾驶次任务的紧急制动行为模型第94-109页
        5.3.1 制动时间的参数模型第94-98页
        5.3.2 协变量的选取第98-99页
        5.3.3 制动反应时间影响因子分析第99-104页
        5.3.4 减速持续时间影响因子分析第104-109页
    5.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6 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第111-135页
    6.1 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11-112页
    6.2 分心驾驶特征分析第112-116页
        6.2.1 分心影响下的驾驶行为特征第112-114页
        6.2.2 分心驾驶行为发生概率模型第114-116页
    6.3 考虑分心驾驶行为特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16-121页
        6.3.1 交通流仿真模型构建第116-117页
        6.3.2 仿真模型参数标定第117-119页
        6.3.3 仿真模型参数验证第119-121页
    6.4 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量化影响研究第121-132页
        6.4.1 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流特征影响第122-127页
        6.4.2 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第127-131页
        6.4.3 分心持续时长对交通安全影响第131-132页
    6.5 本章小结第132-135页
7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与分心预警效果研究第135-155页
    7.1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流程第135-136页
    7.2 基于人车信息融合的分心状态判别模型研究第136-149页
        7.2.1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模型第137-138页
        7.2.2 分心状态判别指标重要度排序第138-141页
        7.2.3 基于指标重要度和模型判别性能的特征选取第141-147页
        7.2.4 模型判别结果分析第147-149页
    7.3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分心预警效果评价第149-153页
        7.3.1 分心预警响应率的影响第150-151页
        7.3.2 分心预警响应时间的影响第151-153页
    7.4 本章小结第153-155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55-159页
    8.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第155-156页
    8.2 研究创新点第156-157页
    8.3 研究展望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1页
附录A第171-175页
附录B第175-177页
附录C第177-17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9-18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筛珠洞泉域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岩溶渗漏问题工程地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