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5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7页 |
2.1 电动汽车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2.1.1 电动汽车的种类 | 第20页 |
2.1.2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第20-22页 |
2.1.3 电动汽车的主要优势 | 第22页 |
2.2 充电站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2.2.1 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级 | 第23页 |
2.2.2 充电站运营模式 | 第23-24页 |
2.3 规划选址理论 | 第24-26页 |
2.3.1 覆盖问题 | 第24-25页 |
2.3.2 P-中点问题 | 第25-26页 |
2.3.3 截流选址问题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充电站规划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 | 第27-35页 |
3.1 充电站规划原则 | 第27-29页 |
3.1.1 便利性原则 | 第27页 |
3.1.2 建设可行性原则 | 第27-28页 |
3.1.3 电网安全原则 | 第28页 |
3.1.4 经济性原则 | 第28-29页 |
3.2 充电站规划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2.1 政策影响因素 | 第29页 |
3.2.2 不同充电需求 | 第29-30页 |
3.2.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第30页 |
3.2.4 区域电网情况 | 第30页 |
3.3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 | 第30-34页 |
3.3.1 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 | 第31-32页 |
3.3.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预测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多目标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构建 | 第35-45页 |
4.1 充电站排队系统 | 第35-37页 |
4.2 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37页 |
4.2.2 目标函数 | 第37-39页 |
4.2.3 模型描述 | 第39-40页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 | 第40-44页 |
4.3.1 染色体编码 | 第40-41页 |
4.3.2 适应度函数 | 第41页 |
4.3.3 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 | 第41-43页 |
4.3.4 改进遗传算法流程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充电站规划模型求解与分析 | 第45-50页 |
5.1 实例求解 | 第45-47页 |
5.2 仿真计算分析 | 第47-49页 |
5.2.1 充电站数目与成本的关系 | 第47-48页 |
5.2.2 充电速率对成本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用户数目增加对充电速率决策的影响 | 第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