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产业工人敬业度的影响--被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2.1.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概念及测量 | 第17-19页 |
2.1.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19页 |
2.1.3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结果变量研究 | 第19-20页 |
2.2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2.1 基于组织的自尊概念与测量 | 第20-21页 |
2.2.2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中介作用研究 | 第21-23页 |
2.3 户籍的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3.1 户籍的概念 | 第23页 |
2.3.2 户籍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4 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2.4.1 员工敬业度概念、维度及测量 | 第24-25页 |
2.4.2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5-26页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6-28页 |
2.5.1 现有研究趋势 | 第26-27页 |
2.5.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27-28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8-35页 |
3.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28-31页 |
3.1.1 研究模型 | 第28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8-3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3.2.1 样本与步骤 | 第31-33页 |
3.2.2 变量的测量 | 第33页 |
3.2.3 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5-43页 |
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5-37页 |
4.1.1 信度分析 | 第35页 |
4.1.2 变量效度分析与同源方差分析 | 第35-37页 |
4.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矩阵 | 第37-38页 |
4.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7页 |
4.2.2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 第37-38页 |
4.3 假设检验 | 第38-43页 |
4.3.1 中介作用检验 | 第38-40页 |
4.3.2 调节作用检验 | 第40-42页 |
4.3.3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42-43页 |
5 结论与启示 | 第43-47页 |
5.1 研究结论、讨论与启示 | 第43-46页 |
5.1.1 结论与讨论 | 第43-44页 |
5.1.2 研究启示 | 第44-46页 |
5.2 创新点、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5.2.1 创新点 | 第46页 |
5.2.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附录二: 测量项目及项目编号 | 第57-59页 |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