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7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及框架图 | 第13-16页 |
1.2.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2页 |
2.1.1 企业声誉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2 企业声誉修复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第20-2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2-33页 |
2.2.1 企业声誉管理动机和过程的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2.2.2 企业声誉与社会责任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5-29页 |
2.2.3 企业声誉经济后果的文献综述 | 第29-31页 |
2.2.4 文献评述及本文研究视角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机理 | 第33-43页 |
3.1 相关理论 | 第33-36页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3页 |
3.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3-34页 |
3.1.3 企业社会契约理论 | 第34页 |
3.1.4 企业声誉理论 | 第34-35页 |
3.1.5 理论框架 | 第35-36页 |
3.2 企业声誉毁损及修复研究:基于社会责任履行视角 | 第36-39页 |
3.2.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声誉提升 | 第36-37页 |
3.2.2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企业声誉受损 | 第37-38页 |
3.2.3 企业社会责任弥补与企业声誉修复 | 第38-39页 |
3.3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声誉修复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9-43页 |
3.3.1 社会责任展示:挽救即期声誉 | 第40-41页 |
3.3.2 社会责任弥补:重建中长期声誉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研究案例的选择 | 第43-49页 |
4.1 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环境 | 第43-47页 |
4.1.1 政策环境 | 第44-45页 |
4.1.2 市场环境 | 第45-47页 |
4.2 案例公司简介及选取依据 | 第47-49页 |
4.2.1 蒙牛集团简介 | 第47-48页 |
4.2.2 案例选择原因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蒙牛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 第49-69页 |
5.1 蒙牛社会责任缺失与声誉毁损事件 | 第49-55页 |
5.1.1 蒙牛声誉毁损事件回顾 | 第49-51页 |
5.1.2 蒙牛声誉毁损事件影响 | 第51-55页 |
5.2 蒙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声誉修复 | 第55-69页 |
5.2.1 即期修复:产品事件责任展示,挽救声誉 | 第55-58页 |
5.2.2 中长期修复:产业责任弥补,重建声誉 | 第58-69页 |
第六章 蒙牛声誉修复的效果评价 | 第69-80页 |
6.1 即期挽救,企业声誉毁损仍严重 | 第69-71页 |
6.1.1 撤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与市场反应 | 第69-70页 |
6.1.2 质检总局查出超强致癌物与市场反应 | 第70-71页 |
6.2 中长期修复,认知和情感声誉均提升 | 第71-80页 |
6.2.1 社会各方评价提升,稳定自身发展 | 第71-73页 |
6.2.2 企业品牌价值提高,行业地位回升 | 第73-74页 |
6.2.3 企业经营业绩表现趋好,强化竞争实力 | 第74-80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80-8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7.2 相关建议 | 第81-83页 |
7.2.1 企业制度中突出社会责任对声誉管理的重要性 | 第81-82页 |
7.2.2 制定与企业声誉提升相匹配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第82页 |
7.2.3 进行主动式社会责任投资 | 第82-83页 |
7.3 局限性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