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控制链长度、终极控制人行为及其治理效果分析--基于美的并购小天鹅案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3-15页
        1.2.1 研究方法第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定义与文献综述第17-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并购的内涵第17页
        2.1.2 控制链长度的内涵第17-18页
        2.1.3 终极控制人的内涵第18页
    2.2 相关文献综述第18-22页
        2.2.1 控制链长度增加的后果研究第18-19页
        2.2.2 终极控制人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22页
        2.2.3 终极控制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第22页
    2.3 文献评述及研究方向第22-24页
第三章 控制链长度与终极控制人行为的关系分析第24-36页
    3.1 理论基础第24-27页
        3.1.1 委托代理理论第24页
        3.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4-25页
        3.1.3 声誉理论第25-26页
        3.1.4 激励相容理论第26页
        3.1.5 理论框架第26-27页
    3.2 控制链长度下终极控制人行为分析第27-28页
    3.3 治理终极控制人行为的机理分析第28-33页
        3.3.1 终极控制人声誉约束自身行为第28-31页
        3.3.2 被并购企业董事会监督终极控制人第31-32页
        3.3.3 被并购企业股权结构制约终极控制人第32-33页
    3.4 终极控制人对被并购企业的治理效果分析第33-36页
        3.4.1 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利益共同体利益最大化第33-34页
        3.4.2 企业结构约束,提高治理水平第34-36页
第四章 研究案例的选取第36-40页
    4.1 案例背景第36-38页
        4.1.1 家电行业收购背景介绍第36-37页
        4.1.2 并购方美的集团简介第37-38页
        4.1.3 被并购方小天鹅公司简介第38页
    4.2 案例公司的选择第38-40页
第五章 终极控制人对小天鹅的治理行为分析第40-57页
    5.1 美的收购小天鹅形成的控制链分析第40-43页
        5.1.1 美的收购小天鹅,控制链长度增加第40-41页
        5.1.2 控制链长度下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第41-43页
    5.2 小天鹅终极控制人行为的治理效果分析第43-57页
        5.2.1 小天鹅终极控制人的声誉治理第43-48页
        5.2.2 小天鹅董事会的监督治理第48-50页
        5.2.3 小天鹅股权结构的制衡治理第50-57页
第六章 小天鹅的治理效果分析第57-67页
    6.1 企业治理效果衡量指标的选取第57-58页
    6.2 代理成本控制分析第58-60页
    6.3 盈利能力分析第60-63页
    6.4 现金创造与成长能力分析第63-67页
        6.4.1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第63-65页
        6.4.2 成长能力分析第65-6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67-69页
        7.1.1 研究结论第67-68页
        7.1.2 相关建议第68-69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企业CSV经营在地域振兴中所起作用的考察--以“菊苣村”的经营为例
下一篇:蒙牛集团社会责任履行与声誉毁损、修复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