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6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4 研究范围及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HSK六级成语研究 | 第10-59页 |
2.1 HSK六级成语研究的重要性 | 第10页 |
2.2“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六级成语使用情况考察 | 第10-12页 |
2.3 关于26个成语的语法功能描写 | 第12-59页 |
2.3.1 爱不释手 | 第12-15页 |
2.3.2 半途而废 | 第15-16页 |
2.3.3 不可思议 | 第16-18页 |
2.3.4 不择手段 | 第18-20页 |
2.3.5 川流不息 | 第20-22页 |
2.3.6 根深蒂固 | 第22-24页 |
2.3.7 供不应求 | 第24-26页 |
2.3.8 家喻户晓 | 第26-28页 |
2.3.9 举世闻名 | 第28-29页 |
2.3.10 举足轻重 | 第29-31页 |
2.3.11 刻不容缓 | 第31-32页 |
2.3.12 齐心协力 | 第32-34页 |
2.3.13 千方百计 | 第34-36页 |
2.3.14 潜移默化 | 第36-38页 |
2.3.15 轻而易举 | 第38-40页 |
2.3.16 日新月异 | 第40-41页 |
2.3.17 天经地义 | 第41-43页 |
2.3.18 天伦之乐 | 第43-44页 |
2.3.19 无微不至 | 第44-47页 |
2.3.20 无忧无虑 | 第47-49页 |
2.3.21 想方设法 | 第49页 |
2.3.22 相辅相成 | 第49-51页 |
2.3.23 一帆风顺 | 第51-53页 |
2.3.24 一目了然 | 第53-55页 |
2.3.25 自力更生 | 第55-57页 |
2.3.26 争先恐后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成语分析方法 | 第59-68页 |
3.1 准确把握成语的理性意义 | 第59-61页 |
3.1.1 准确地理解成语用字的古代词义 | 第59-60页 |
3.1.2 重视成语的出处和典故 | 第60-61页 |
3.2 具体分析成语的附加意义 | 第61-63页 |
3.2.1 区分成语的色彩意义 | 第61页 |
3.2.2 认清成语的使用对象 | 第61-62页 |
3.2.3 把控成语的使用范围 | 第62页 |
3.2.4 考查成语的轻重程度 | 第62页 |
3.2.5 理清成语的谦敬之义 | 第62-63页 |
3.2.6 划清成语的时间限制 | 第63页 |
3.2.7 辨析近义成语的不同 | 第63页 |
3.3 着重强调成语的语法意义 | 第63-68页 |
3.3.1 句法成分量化分析的重要性 | 第64页 |
3.3.2 成语的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 第64-66页 |
3.3.3 谓词性成语为不及物谓词性成语 | 第66-67页 |
3.3.4 能作状语的谓词性成语其后所跟动词多为双音节动词 | 第67页 |
3.3.5 带有程度意义的成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成语教学策略 | 第68-71页 |
4.1 导入文化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 第68页 |
4.2 依据学生水平,实施分阶段教学 | 第68-69页 |
4.3 明确教学重点,做好预防措施 | 第69页 |
4.4 通过错例分析,强化对成语的理解 | 第69页 |
4.5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降低错误率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