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横塘话与状语的接触关系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广西武鸣及其语言分布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关于横塘话及其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武鸣壮语与汉语横塘话的接触背景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广西壮语与桂南平话接触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一、从语言整体来看的 | 第20-21页 |
二、从语言部分要素来探究的 | 第21-23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第六节 调查点及语料来源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语音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声母 | 第27-35页 |
一、声母系统对比 | 第27-28页 |
二、声母相似点分析 | 第28-35页 |
第二节 韵母 | 第35-39页 |
一、韵母系统对比 | 第35-37页 |
二、韵母相似点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声调 | 第39-44页 |
一、声调系统对比 | 第39-40页 |
二、声调相似点分析 | 第40-44页 |
第三章 词汇及构词方法 | 第44-51页 |
第一节 关于“壮语借词” | 第44-49页 |
第二节 构词方式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语法 | 第51-62页 |
第一节 中心语的语序 | 第51-53页 |
一、“中心语+先” | 第52-53页 |
二、“中心语+不得了” | 第53页 |
三、“中心语+多+中心语+少” | 第53页 |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第53-59页 |
一、动词+后附音节 | 第54页 |
二、形容词十后附音节 | 第54-55页 |
三、元音象义 | 第55-59页 |
第三节 名量词的用法 | 第59-62页 |
一、省略数词"一" | 第59-60页 |
二、量词定指现象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2-65页 |
第一节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二节 相似现象的发展趋势 | 第63页 |
第三节 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