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连续可变配气凸轮机构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机械式可变配气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三维凸轮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1 研究目标第14-15页
        1.4.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连续可变配气基础理论第17-27页
    2.1 配气性能评价指标第17-18页
        2.1.1 充量系数第17页
        2.1.2 丰满系数第17-18页
        2.1.3 接触应力第18页
    2.2 配气相位第18-20页
        2.2.1 进气提前角第19页
        2.2.2 进气迟后角第19-20页
        2.2.3 排气提前角第20页
        2.2.4 排气迟后角第20页
    2.3 气门升程第20页
    2.4 混合气与汽油发动机性能关系第20-23页
        2.4.1 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第20-21页
        2.4.2 理想混合气特性第21-22页
        2.4.3 负荷特性和混合气相互关系第22-23页
    2.5 连续可变配气理论第23-26页
        2.5.1 配气相位及升程对充气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第23-25页
        2.5.2 连续可变配气相位及升程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连续可变配气凸轮机构结构设计第27-34页
    3.1 设计准则第27页
    3.2 整体结构设计第27-28页
    3.3 工作原理第28-29页
    3.4 关键工作部件设计第29-33页
        3.4.1 锥形凸轮驱动机构设计第29页
        3.4.2 拨叉设计第29-30页
        3.4.3 凸轮连杆移动机构设计及运动状态分析第30-32页
        3.4.4 斜面摇臂设计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锥形配气凸轮曲面设计研究第34-43页
    4.1 设计基本准则第34页
    4.2 缓冲段的设计第34-35页
    4.3 工作段的设计第35-36页
    4.4 原配气凸轮基本参数第36-37页
    4.5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研究第37-39页
        4.5.1 反转法基本原理第37-38页
        4.5.2 凸轮轮廓曲线第38-39页
    4.6 锥形凸轮大端面设计第39-41页
        4.6.1 缓冲段型线方程第39-40页
        4.6.2 工作段型线方程第40-41页
    4.7 锥形凸轮小端面设计第41页
        4.7.1 缓冲段型线方程第41页
        4.7.2 工作段型线方程第41页
    4.8 锥形凸轮轮廓造型研究第41-42页
    4.9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连续可变配气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第43-57页
    5.1 凸轮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3-47页
        5.1.1 动力学分析有关说明第43页
        5.1.2 以凸轮机构整体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第43-44页
        5.1.3 以摇臂为研究对象第44-46页
        5.1.4 以锥形凸轮为研究对象第46-47页
    5.2 ADAMS仿真分析第47-48页
        5.2.1 虚拟简化模型的创建第47页
        5.2.2 参数设置和添加约束第47-48页
        5.2.3 弹簧力输入第48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48-55页
        5.3.1 升程曲线分析第48-51页
        5.3.2 速度曲线分析第51-52页
        5.3.3 加速度曲线分析第52-53页
        5.3.4 滚动体和凸轮接触力曲线分析第53-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页
    6.2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导师评阅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道路车辆HMCVT换段品质及传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引水隧洞围岩与支护结构热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参数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