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22-23页 |
2.1.2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 均等化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2.2.1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2.2.2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 | 第25页 |
2.2.3 公共经济学理论 | 第25-26页 |
2.2.4 教育经济学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比较分析 | 第28-47页 |
3.1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发展现状比较 | 第28-41页 |
3.1.1 教育环境发展比较 | 第28-32页 |
3.1.2 教育机会保障比较 | 第32页 |
3.1.3 教育资源配置比较 | 第32-40页 |
3.1.4 教育质量提升比较 | 第40-41页 |
3.2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 第41-47页 |
3.2.1 方法选择 | 第42页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3.2.3 数据包络介绍 | 第43-44页 |
3.2.4 运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第4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 | 第47-54页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7-48页 |
4.2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 第48-50页 |
4.2.1 方法选择 | 第48页 |
4.2.2 泰尔指数介绍 | 第48-49页 |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3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评价 | 第50-54页 |
4.3.1 方法选择 | 第51页 |
4.3.2 TOPSIS介绍 | 第51-52页 |
4.3.3 运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61页 |
5.1 结论与分析 | 第54-57页 |
5.1.1 结论 | 第54-55页 |
5.1.2 影响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 第55-57页 |
5.2 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对策建议 | 第57-59页 |
5.2.1 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京津冀智慧教育 | 第57-58页 |
5.2.2 加大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 第58页 |
5.2.3 创新京津冀教育合作模式 | 第58-59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 第64-69页 |
附录2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